精准监督赋能四方共治 成都交通治堵跑出“加速度”
2025年06月19日 15:06:08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红绿灯更“聪明”了,道路更通畅了,市民出行体验显著提升——今年以来,成都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成都市纪委监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立足监督职责,精准赋能推动构建的“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公安主动”四方共治科学协作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最新数据显示,成都市工作日机动车全天运行速度提升了4.3%,城市交通“血脉”更加畅通。
成效显著:路口更优、循环更畅、车速更快
聚焦市民出行痛点,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紧盯市公安局落实省市治堵要求,推动治理措施精准落地。
今年以来,一系列治堵“微手术”效果显现:全市累计优化路口信号配时1832个,打造了19个片区“微循环”,实施了15处小微整治项目。这些精细化的措施直接带来了工作日常态化通行的提速,全市交通拥堵状况得到明显好转。
精准监督:深挖堵因、靶向施策、督促落地
为确保治堵工作精准高效,纪检监察组将监督贯穿堵点治理全过程。深查细究堵点根源,紧盯公安机关分析研判环节,督促其精准识别占道施工影响路网资源、智慧化治堵赋能不足、职住分离加剧拥堵、部门协作机制缺位等关键问题,为“一点一策”方案制定打下坚实基础。
着眼全局优化策略,督导公安机关从“部门协同、城市规划、要素赋能、集中攻坚”四方面发力,推动建立市级科学治堵协作机制;着眼长远发展,促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和职住平衡;强化智慧交通统筹建设,加大资金技术警力保障;聚焦管理、智慧、小微整治“三提能”,全程跟踪任务落地,对151项治理任务清单的形成和分批次推进实施全程跟踪问效。指导优先治理方案成熟、周期短的堵点,加快形成标志性成果;同步督导后续批次任务准备,确保治理有序推进,全域拥堵有效缓解。
协同联动:攥指成拳,系统攻坚
打破部门壁垒,形成治堵合力是成功关键。纪检监察组要强化协同监督。构建协作闭环,推动建立市级协调机制,明确交通运输部门总体统筹责任,压实公安交警末端管理、问题发现、需求提出、效果评估职责,协调城管、住建、规划、园林等部门紧密协作、闭环管理,保障要素统筹,“短平快”工程改造得以制度化推进。紧盯重点攻坚,围绕公安机关牵头的系统治理堵点、规范占道施工等6大举措,督促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引导其发挥末端感知优势,对其他部门牵头任务及时提出建议,保障系统治理、整体推进。
聚焦“小改大效”,压实“小改造争取大改善”行动。协同公安与城管部门,通过小微工程(如优化车道配置)理顺交通流线;协同公安与住建部门,在保障市政工程需求前提下动态压缩施工打围,累计退围9.6万平方米、退还车道51条,最大程度“还路于民”。协调推动调整三环路公交专用道规则,优化10条公交线路和17处站点。跟踪易堵路口交通组织优化、信号配时调整等,提升路口通行效率。
群策群力:开门治堵,成效共享
治堵为了人民,更要依靠人民。纪检监察组强化民意导向监督。深入走访听民意,监督公安机关开展“五进”(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驻蓉单位)走访服务活动,累计走访73家单位,收集建议491条,采纳395条,确保治理方案紧贴实际需求。畅通渠道聚民智,协调策划“开门治堵‘金点子’征集”等活动20余项,依托“有事找纪检”等多元化渠道,广泛收集群众建议3000余条,督促公安机关及时现场踏勘、优化调整,让治理成效由群众评判。释疑解惑赢支持,针对片区微循环、公交线路调整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措施,推动公安机关会同属地街道、社区召开居民代表座谈会,耐心做好沟通解释,答疑释惑,争取理解与支持,保障治理工作赢得市民点赞。
精准有力的监督为成都交通治堵注入了强大动能,“四方共治”机制效能持续释放。随着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更加顺畅、便捷、智慧的蓉城交通图景正加速呈现。(供稿:成都市纪委监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 杨晓松)
编辑:张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