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为墨,以“实干”为笔 西园街道绘就“净优亮美”生态新画卷
2025年06月11日 17:19:05 来源:四川新闻网
晨曦微露,天映路与西源大道交汇处的花台旁,早起锻炼的居民悠然踱步,曾经荒草丛生、垃圾遍地的角落如今繁花似锦、绿意盎然;华灯初上,天彩路合庆里商业街入口处,璀璨灯火映照着熙攘人群,过去单调乏味且存在泥土污染问题的花坛,摇身一变成为街区一道亮丽风景;双拥广场旁公共区域及双拥广场后的绿地,新修的石板步道蜿蜒其间,孩童们欢快奔跑嬉戏,往昔杂乱无章、尘土飞扬的景象已不复存在……
在成都市全力推进“净环境、优秩序、亮空间、美风貌”专项行动的宏大进程中,高新区西园街道以“绿色”为墨,以“实干”为笔,于细微处着墨,在方寸间雕琢。曾经让居民眉头紧锁的卫生死角、风貌不佳区域——如今正经历一场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惊艳蜕变。这场变革,不只是城市容颜的焕新,更是发展理念的深度革新:以“绿色”为底色勾勒生态画卷,以“精细”为标尺回应民生关切,以“长效”为保障守护城市之美,生动彰显了“生态宜居”理念在基层的落地生根。
精准施策,“净”除卫生死角
天映路与西源大道口的花台曾是城市的一处痛点。这里杂草丛生、垃圾堆积,卫生状况堪忧,与周边新修的西源大道美景格格不入。
5月26日,西园街道办事处针对这一状况迅速行动,开展清理与改造工作。改造前,街道特别邀请专业园艺设计师参与,精心挑选与搭配植物,确保既能美化环境又便于日常维护。同时,广泛征求周边居民、物业管理者及商家的意见,最终确定了包含花台修复、建筑垃圾清理、土壤回填以及特色植物种植的实施方案。
经过一系列改造,这片区域焕然一新。如今,这里绿树红花相互映衬,成为了附近居民休闲散步的理想场所,也为街区整体形象加分不少。“以前这儿乱得不行,现在改造后种满了五颜六色的植物,和新修的大道搭配起来,就像一幅画,每天上下班看到心情都变好了。”刘女士站在天映路口说。
精益求精,“优”化城市面貌
天彩路合庆里商业街入口的花坛曾一度“默默无闻”。作为商业街的主要入口之一,它仅以单调的木春菊为特色,缺乏活力,且花坛内土壤高出地面近两公分,每逢雨天,泥土被冲刷出来,导致地面污染,与周围繁华的街区形成鲜明对比。
西园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这一问题后,立即联系负责绿化维护的公司。经过改良设计,土壤高度被降低至低于地面,解决了雨水天气泥土外溢的问题。同时,重新规划了种植方案,引入色彩缤纷的时令花卉与常绿灌木搭配,不仅提升了整体美观度,还有效防止了土壤流失。此外,街道还对周边绿化带进行了统一修整,规范了车辆停放和街面市容秩序。
如今,商业街入口焕然一新,呈现出更加精致的城市面貌。“现在这里变得又漂亮又整洁,逛街的心情都变好了。”一位商家说。
开拓创新,“亮”化空间新布局
双拥广场旁公共区域及双拥广场后的绿地,位于尚阳路与尚雅路的交汇处,周边交通繁忙,有尚阳学校和商业小区,是居民日常出行、休闲娱乐及健身活动的必经之地。过去,这里杂草丛生、建筑垃圾堆积如山,尘土飞扬,严重损害了城市的市容市貌。
为了彻底改善这一状况,西园街道工作人员逐户上门访问,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在多次民意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广场的绿化美化需求,制定了详尽的改造计划。计划包括彻底清除荒地上的杂草,清理地面的建筑废料和碎石,对地面进行硬化处理,并增设石板铺成的步道和围栏。同时,铺设台湾二号草坪,种植多种时令花卉,如亮晶女贞球、无尽夏、喇叭花等,绿化改造总面积约为2500平方米。
改造完成后,这里成为了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清晨,居民们沿着新铺设的石板步道散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傍晚,孩子们在草坪上追逐嬉戏;周末,这里更是家庭聚会的热门地点。“以前这里又脏又乱,现在变成了这么漂亮的绿色空间,我们生活在这里更幸福了。”一位居民感慨道。
未来展望,每一寸土地都焕发独特魅力
结合辖区实际情况,西园街道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上述案例不过是西园街道推进专项行动的缩影,目前街道已初见成效,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然而,环境整治并非一蹴而就,更非终点。展望未来,西园街道将继续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针对不同区域的独特风貌与文化特色,量身定制改造方案,力求让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焕发出独特魅力与勃勃生机。
与此同时,街道还创新引入“智绣云”智能化管理系统,计划实现辖区全覆盖。借助先进的数字化平台,对环境问题进行实时监控与快速响应处理,构建起环境治理的“智慧大脑”,持续提升环境质量,全方位、深层次“美”化辖区人居环境风貌,让西园成为居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程玥)
(西园街道供图)
编辑:李雪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