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起,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实施。据统计,在本轮目录中,肿瘤用药部分新增26个(含4个罕见病),其中包含单抗类、抗体偶联药物(ADC)两款乳腺癌创新药物,大大提高了药物可及性,也将进一步助力乳腺癌精准分型治疗,惠及更多患者。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威胁我国女性生命健康的第二大恶性肿瘤。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乳腺癌新发病例在35万以上,在女性常见肿瘤中死亡率排在第五位。”四川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罗静教授说道。从2017年至今,在创新药审评机制改革措施的推动和医保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乳腺癌创新药可以快速进入临床,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也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和思想负担。
“乳腺癌的治疗仍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特别是晚期乳腺癌,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快,治疗后复发转移率也比较高,五年生存率仅为20%左右,对患者以及整个家庭、社会的负担很重,”罗静教授指出。
近年来,随着对乳腺癌分子分型了解的不断深入,新型抗肿瘤药物层出不穷,“分型精准诊疗”理念的出现也逐渐改写了乳腺癌的治疗格局,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了很多治疗机会和更长、更好质量生存的可能性。
“早期治疗要充分,晚期以精准为主。”罗静教授强调,“晚期乳腺癌异质性比较强,在临床上主要是根据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表达以及Ki-67这四个指标来对乳腺癌进行分型。其中,HER2在乳腺癌的发展和治疗过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它是乳腺癌重要的驱动基因和预后指标,也是抗HER2药物治疗的主要疗效预测指标。”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据HER2的状态,乳腺癌被简单划分为“HER2阳性”和“HER2阴性”两类。随着对HER2靶向治疗药物的不断研发与临床应用,HER2阳性患者的生存预后得到了进一步改善,HER2低表达乳腺癌也成为了新的治疗类型。罗静教授表示,“HER2低表达分型在临床上大概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45%-55%,占比特别高。新的治疗分型也将意味着更多临床人群的受益。”
此次医保目录新增的两款治疗药物,适应症覆盖了HER2阳性和低表达乳腺癌两类人群,进一步丰富了患者的治疗选择。罗静教授说:“新一代ADC药物的出现告别了传统非阴即阳的HER2二分法时代,对HER2阳性和HER2低表达两种分型的乳腺癌患者都表现出了具有临床意义的、非常大的生存期改善。”
“今年医保落地后,为患者减轻的负担很可观。很多患者在得到消息后,也第一时间会来到医院问询。我们很高兴看到好的药物能够越来越快地进入医保目录,更快地给患者带来治疗的机会。”罗静教授总结道,“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持续推动早筛早治、多学科协作以及创新药物更好地可及等方式,能够早日实现‘健康中国2030’中所提到的总体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提高15%这一伟大计划。”(漆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