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8月6日讯 近期,温江区检察院结合“枫桥式”检察服务中心争创活动,围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工作要求,紧扣职能定位,夯实便民服务、矛盾化解、溯源治理等工作,推动信访矛盾纠纷实质化解和源头预防,以检察之力守护民生保障善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检察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联动区司法局,通过视频交互的方式,远程接访无法在工作时间或不能前来检察服务中心的群众,针对其提出的涉检需求,检察官及时办理反馈。建立驻镇街、村社、企业联络检察官制度,在矛盾纠纷多发易发的基层和企业聚集的园区内,建立检察服务站点,每周或每半个月一次安排检察官驻点值守,近距离为基层群众和园区企业提供上门听证、法律咨询等检察服务,进一步让人民群众体验到“检察温度”和“检察速度”。如温江区院驻镇街检察官在万春镇高山村运用公开听证的方式上门办理了一起申请立案监督案件,现场还邀请了村民代表、网格员及村委工作人员参与听证并协同释法说理,最终促成当事人双方和解。
坚持“矛盾不上交”,综合施策打好化解“组合拳”。坚持对群众来信来访实现“七日内程序性回复和三个月内结果性回复”两个100%,全面落实落细领导包案责任,主动上门接访,经院领导包案处理的案件再次向上级机关信访率一直保持在5%以下。充分发挥司法救助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积极作用,在检察办案全过程认真审查当事人家庭生活状况,及时发现救助线索,确保“应救尽救”。同时,综合协调运用多方职能,主动延伸检察服务。如办理的彭某刑事申诉案件,彭某因长期家庭矛盾被女婿故意伤害未获赔,对法院判决不服到温江区院申请监督。院领导包案审查后发现该案判决并无不当,多次主动上门约见当事人,并在彭某女儿的配合下说服彭某接受审判结果。针对其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实际,发放司法救助金3万元,并协调彭某女儿女婿达成离婚协议,帮助其家庭回归正轨,实现司法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该案被评为2023年度全市检察机关典型案例。
坚持多元共治,同频共振打造治理“共同体”。加强内部协作配合,加大外部沟通合作,建立信访预警、信息报告和通报机制,协同实质化解矛盾纠纷和妥善处理突出信访问题。建立“检察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专业调解”大联动长效调解机制,会同区法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等相关单位开展会商、调处以及联合接访等工作,邀请调解员、网格员、律师等第三方力量参与检察办案环节的调解,合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稳控在当地。如办理的任某行政监督案件,年过七旬的任某因树木遮挡田地采光问题与侄儿发生纠纷,由于未采取合理维权方式导致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一直上访。检察官了解到任某的真实诉求后,耐心为其提供心理疏导和关爱帮扶,多次组织涉案各方座谈协商,促成双方达成民事和解,成功化解了10余年的信访积案。(蒲川)(温江区人民检察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