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13日讯 近日,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与区人民医院集团城厢第一医院协同作战,从生死线上拉回了一名急性心梗患者。
当天14点22分,青白江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的值班医生吴晓宇的电话响起了信息提示音,一份来自青白江区人民医院集团城厢第一医院(属区人民医院集团胸痛中心的胸痛单元)的心电图打破了下午的宁静。就在7分钟前,医院集团城厢第一医院接诊一位42岁患者,其心电图显示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判断其为胸痛患者,需要请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紧急会诊。
吴晓宇医生判断患者有急诊介入指征,一方面请医院集团城厢第一医院按胸痛患者转诊流程转诊,另一方面紧急启动介入手术室,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杜海林、薛斌等医务人员在5分钟内紧急赶往手术室等待患者。医院集团城厢第一医院在17分钟内按规范流程安排患者转入区人民医院,并在路途中完成了术前给药等相关准备。14点47分,患者到达区人民医院介入手术室并做好手术准备。
在急性心梗中,常常有突发情况发生,这次手术也不例外 。当手术医生正在准备器材时,旁边传来巡回护士李胜急促的呼叫:室颤、室颤!患者意识丧失,心电监护显示室颤。没有犹豫,护理组10秒内立即进行电除颤,医疗组有条不紊置入临时起搏器、穿刺动脉成功。经过5次电除颤,患者最终恢复意识和心律,造影结果显示患者粗大右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在医护默契配合下,患者闭塞的血管在上台的26分钟内开通,首次创造了从医疗接触、转运、启动介入手术室、置入起搏器到开通血管仅用了58分钟的纪录。患者抢救成功,医务人员终于舒了口气,这例患者的成功救治离不开医共体上下联动、120急救指挥中心等部门的反复演练,因为任何一个环节多耽误一分钟,患者就会多一份危险。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发病年龄年轻化,并且年轻心梗患者病情往往来势凶猛,稍有延迟就会丢掉性命。为了挽救更多急性胸痛患者生命,青白江区人民医院集团在党政班子领导下,着力打造标准版胸痛中心——胸痛单元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通过加强社区教育、专业知识培训、演练优化流程等努力提升救治能力,打通急性胸痛救治的“最后一公里”,挽救了数以百计心肌患者的生命。(吴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