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11日讯 近日,邛崃河滨广场,秋高气爽,风景如画。一幅长达70米的画卷《鹤鸣九天盛世千秋图》引来众多市民围观,纷纷为这鸿篇巨制啧啧称叹,争先恐后合影留念。长卷的作者、邛崃78岁画家黄世明欣慰地表示,要以自己历时一年完成的国画作品,表达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憧憬和祝愿。
黄世明是邛崃中医院的一名退休医生,在工作之余一直躬耕书画创作。退休后又前往成都遍访名师,深入研习书画艺术,目前已经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黄世明书画作品集》《黄世明花鸟作品集》。他站在自己耗费心血创作的长卷前,深情地表达了创作的初衷。他说自己已经78岁了,总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很想留下一些代表作品才不枉此生,但一直无从下手。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讲话后,他一下子找到了方向,“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他立刻萌生了创作200只仙鹤的长卷,为实现中国梦助力的构想。
仙鹤,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天之神物,羽雀之首,是长寿的象征。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是彪炳史册的盛世伟业,为了讴歌中国共产党的千秋伟业,祝福祖国的繁荣富强,他决定创作《鹤鸣九天盛世千秋图》长卷,绘制各种形态的200只仙鹤,配以松柏、梅竹、银杏、紫藤、水仙、菊花、荷花等祥瑞吉祥的传统花鸟画元素,让画面更丰满,寓意更美好。
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幅画卷长达70米,宽136公分,对于一位年事已高的画家来讲,实属不易。黄世明身体并不算好,前年曾做过冠心病支架介入手术,他抱着只争朝夕的信念,于2021年下半年开始构思,并启动创作,直到2022年8月才告全面完成。
黄世明感慨地说,他本来居住在南岳街的单位宿舍,创作条件较差,只有每天乘公交车到黄坝大桥,再坐三轮车到新居碧桂园作画。当初选购这处房产,就是看中了这里推窗就是邛崃最美的风景,远看雪山,近看古临邛八景之䢺水寒雁,很适合创作。新居装修好后,还没有正式搬过去,他只能像上班一样,每天在相隔3公里的两地之间往返,由于没有直达车,又遇上罕见的高温天气,仅仅交通出行就困难重重。更麻烦的是,对于长卷来说,新居的客厅还是不够大,根本无法自由施展。他只有将宣纸分段铺陈于客厅地面进行创作。由于长期躬身下蹲作画,致使腰椎间盘突出,造成神经压迫,到了3月27日,身体病痛全面发作,不得不住院治疗。一个月后,病情稍有缓解,他便不顾家人反对,强行出院,拖着病体把长卷接着画完。
看着眼前的长卷,黄世明眼里并没有骄傲的快感,只有夙愿实现的欣慰。他说,“作品成功与否,别人怎样评价,已经不重要,让自己心安的是终于在有生之年完成了这幅长卷,算是为中国梦献上了最真挚的祝福”。
《鹤鸣九天盛世千秋图》完成后,黄世明一直想把长卷拍成照片,制成视频,印成手卷,这样可以流传得更广泛,让更多人感受到他的中国梦。当天上午,在邛崃市美协的几名会员和文君街道顺河社区志愿者们的帮助下,长卷在秋风飒爽的邛崃河滨广场徐徐展开,一下子吸引很多过往市民驻足观看,无不发出惊叹之声,“很精彩!这辈子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长的画卷!太震撼了!”
邛崃市美协副主席魏丹认认真真把长卷看了几遍,不停地点头称赞,“这幅长卷立意深远,200只仙鹤各具神态,可以说是匠心独具,回味无穷,而这背后的艰辛可想而知,令人感动不已,由衷地向黄老师致敬。”协助展陈的顺河社区志愿者刘芯蕾激动地表示,黄老师如此高龄绘制《鹤鸣九天盛世千秋图》祝福祖国,很激励人心,这是邛崃的骄傲,体现了邛崃文艺人的崇高境界。(张超云 刘忠 张静)
邛崃市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