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市第六批对口帮扶干部人才工作队:愿为小小“螺丝钉”助力九寨沟县乡村振兴

2022年05月26日 15:12:07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宋廷梅

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26日讯 5月19日下午,一个普普通通的周五,周末时光即将开启。邛崃市第六批对口帮扶干部人才工作队的队员陆陆续续回到九寨沟县城,同领队李垚聊起了一周的工作情况。  

队长李垚(左一)和队员们交流工作

“……除了上述情况,我这周最担心的还是秦老头,女儿上大学不在家,就怕他又酗酒,本来身体又不好!”驻村队员胡伟觉得,自己本来是一个挺爽利的纯爷们,经过一年的驻村,都变成“管家婆”了。  

“我们村党参基地的管道马上就能铺了;哦,对了,我们村的‘金凤凰’快放暑假回来了,我下周还得安排人收拾一下屋子!”驻村队员竹鹏这周有不少好消息。  

“‘九寨云裳’那边室内软装基本完成了,目前还存在通电问题,电压保证不了要跳闸,可能需要增加变电器。”负责项目推进的队员何曦遇到的问题一向比较棘手。  

“上半学年,九寨沟县教育局将派32名教师到邛崃进行跟岗交流,目前正在选人。”挂任九寨沟县教育局副局长的队员李珉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也赶了过来。  

……  

当天,能回来的队员们陆续都回来了。等了解了所有队员的情况后,李垚说:“这周的成效还是很不错的,大家确实也很辛苦,商量一下吧,明天我们是一起去爬山,还是搞一场羽毛球赛,或者又一起煮顿饭?”  

为啥要在周末时间搞活动,都不放大家回家休息么?对此,记者有些疑惑。  

“我们家都在邛崃,从九寨沟县回邛崃,来回路上要两天的时间,所以我们基本上都是一两个月才回去一次。”邛崃市第六批对口帮扶干部人才工作队的领队李垚,目前挂任九寨沟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她不仅要分工负责省内对口帮扶工作,协助负责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等工作外,还兼任保华乡党委第一书记,除此之外队员们的身心健康也是她要操心的大事。“这批队员大都是年轻人,家里孩子也还小,毕竟要离家两年,大部分时间不能照顾家人,特别老人孩子容易生病,生病时却不能陪在身边,队员们心里经常感到愧疚,有时候,一些队员工作上也会遇到一些难题,导致精神压力比较大,所以工作队就充分利用周末时间搞点活动,大家伙儿聚在一起,敞开心扉谈谈工作、聊聊家常,相互鼓励、共勉进步,这样让大家能够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同时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虽然我们一起工作到现在只有一年时间,但大家已成了手足相亲的兄弟姐妹。”  

据了解,邛崃市第六批对口帮扶干部人才工作队共25名队员,从2021年5月来到九寨沟县后,11人被安排到党政、医疗、教育、文旅、农业等部门、14人被安排到乡镇,其中8名队员驻村,下到最基层,而在这一年中,他们与帮扶对象的故事,是各有各的精彩。  

驻村干部:事无巨细,管尽村中大小事  

经过一年来的帮扶工作,工作队的8名驻村队员经常调侃自己成了“大内主管”,大到项目落地、道路建设,小到东家要养猪西家要烧柴,只要村民有问题,都能找驻村干部帮忙。  

胡伟(左一)  

像前文提到的驻村队员胡伟,自从被派驻到白河乡太平村之后,就跟村里的秦大爷“杠”上了。  

“2019年4月,九寨沟县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我所驻扎的太平村脱贫的村民有20户,我到村里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防返贫’,经过走访调查,有两户人家问题比较大,一户人家是谨防因病返贫,而另一户秦大爷家,则是因为他一个人供女儿读大学,年龄比较大又没工作,所以经济压力大,他身体不好又爱酗酒。针对他家的情况,我们给他找了一个在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当门卫的工作,平时他工作还是认真,就是怕他忍不住酗酒,所以我经常都要去他家,给他敲一下警钟。”  

平日里,胡伟看望完秦大爷,就开始了走街串巷的工作。太平村主要是以种养殖业为主,为了保持优良的村容村貌,去年以来,村里就要求村民们把柴火堆放到屋后或不显眼的地方,而且一定要码放整齐,家禽全部迁移至定点统一的圈舍饲养。对于新规,在村干部们的大力宣讲下,村民们还是挺配合,因此,在整改之后,胡伟便协助村干部和村民们种花种草。  

“规制后,大的空闲地要做景观打造,居民的房前屋后要种上花,整成小花园,村风、村貌焕然一新,去年,我们太平村还成功创建了‘阿坝州特色文化旅游名村’。”胡伟说,“除此之外,我们村去年引进的矮株密植苹果新品种,今年开始挂果了,最近要涉及到疏果、施肥、套袋等技术性问题,我得去联系专家来指导。”  

竹鹏(左二穿条纹衫)  

同样为种植园奔忙的还有永和乡草坡村的驻村队员竹鹏:“我们村之前就以党参种植为主,但种植方式比较原始,工作队到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改进党参种植技术,从而提升种植效益,增加种植户的收入。经过工作队深入的调研形成可行性报告,并向上争取到100万元涉农整合资金,对400余亩党参种植基地基础设施进行了提档升级。另外,我们打算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将加工后的党参与其他村寨的花椒、虫草进行整合包装,开发“吉祥三宝”精品礼盒,这样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也同步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  

在闲聊中,记者了解到:去年草坡村出了一只“金凤凰”,村里的一女孩考上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但家里难以负担学费和生活费,工作队在得知情况后,积极为女孩寻求帮助,并到了一家爱心企业,向女孩捐资供她完成大学学业。“小山村能出一个读书得行的娃儿不容易,我努力一下,就能改变娃儿一生的命运,还是很欣慰,这也是驻村工作的意义所在。”竹鹏笑着说,“下个月放暑假,这姑娘又要回来了,算着时间要帮她把屋子收拾出来,回家了就能住。”  

苹果基地、党参基地、花椒基地、蓝莓基地、车厘子基地……每位队员都在努力为自己村留下一个特色农业,让村民们拥有一个发家致富的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为主示范带动  

乡村振兴所需元素一个不落  

九寨沟县精品民宿项目——“九寨云裳”  

在产业提升方面,工作队还着力发挥项目示范引领作用。何曦告诉记者:2019年以来,邛崃市对口帮扶工作队围绕九寨沟县“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瞄准精品民宿产业空白,积极引入邛崃市资深文旅企业与九寨国有平台公司合作共同打造九寨沟县精品民宿项目——“九寨云裳”,在我们工作队到来之前已完成样板房建设。2021年,我们到九寨沟县后,投入帮扶资金440万元,继续推动该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了装饰装修,它的建成,将成为当地高端民宿产业发展标杆和孵化平台,在示范带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项目还通过“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的合作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和村集体增收致富。  

何曦在了解“九寨云裳”项目  

“民宿租用了当地群众闲置在山顶的老房子,改造后每年通过租金+分红的方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而且改造后的民宿租期20年,到期后房屋依然归原房主。”何曦介绍道。  

李垚补充道:“除‘九寨云裳’之外,今年我们还积极推动斜务家村乡村旅游发展项目、保华乡生态观光旅游项目建设,力争再打造几个能让游客玩的开心、住的下来的特色项目。”  

农特产品展销中心  

同时,为积极推动九寨沟县农特产品销售,工作队投入帮扶资金打造了九寨沟县面积最大、功能最全、产品最多的农特产品展销中心。该展销中心位于九绵高速九寨沟出口的第一个休息区,成为向游客展示九寨沟特色农副产品、文旅产品的第一站,为把当地产品推向国内国际市场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有了展示平台,工作队还重视品牌建设,以提升产业质效。这一年的时间里,在工作队的助力下,九寨沟县完成黑河苹果、大录牦牛等5个农特产品有机认证和“九牦汤客”“九寨侬好”等18个商标注册,以及1个农特产品品牌提升,进一步增强九寨产品品牌知名度、辨识度、美誉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为学校配设备为群众找工作送医送教到九寨……  

民生项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就业问题,这三大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也是工作队最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一直认为,在民生问题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城市的老师不愿意来偏远山区,那我们就把当地老师送出去培训,并引入先进的教学设备,让孩子们通过网络接受更好的教育;同样的,当地医疗技术不及大城市,居民得了大病难治,那我们就把医生们送出去培训……”李垚表达了在民生帮扶上的鲜明观点。  

这一年来,邛崃市先后选派了180余名医教业务骨干到九寨沟县,开展授医授技、送培送教等工作;接收60余名九寨沟县党政干部、医教人员、务农人员赴邛跟岗锻炼、培训学习,开展相关专题培训16期、教授1400余人次;结合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培训各类干部人才100人次以上;争取邛崃市多领域的专家技术人才赴九寨沟县开展技术指导、智力咨询等服务;多次召开现场招聘会,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另外,通过梳理对口帮扶“资源”和“需求”清单,邛崃市法院、教育局、平乐镇等部门、镇乡以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等社会组织,先后赴九寨沟县开展结对帮扶、送计献策,并捐赠帮扶资金。  

“少年强则中国强”,一个地方的发展要有后劲,学生是希望是未来!因此,在教育投入方面,工作队给与了不少的资金和智力支持。  

李珉在给学生授课  

李珉介绍说:“2021年以来,先后投入帮扶资金300余万元,实施九寨沟县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提升工程,并积极推动九寨沟县‘省级智慧校园示范区’创建。比如为九寨沟小学采购安装了户外舞台LED屏及配套教育资源信息化设备一套,对20套教师周转房进行提升改善;为九寨沟县中学采购网络备课设备台式电脑110台;对九寨沟县实验小学会议室进行改造提升等等。紧接着,我们还将启动校园文化创设改善提升工程,比如对实验小学进行环境规划与创意;设计安装大约200平米的‘德、智、体、美、劳’五优校园浮雕墙和大约350平米左右教学楼墙面(文化牌)等。”  

除此之外,工作队还积极推动邛九两地中小学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我在内地有朋友”系列活动,邛崃、九寨沟县两地学生在第一阶段便结成100个对子,从而进一步增强邛九两地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民族文化分享。  

“我们来到九寨沟县的第一时间,便开展了两轮实地调研走访,无缝对接九寨沟县‘十四五’规划,会同县发改局、科农局等部门·,按照‘因地施策、精准帮扶’思路,完成了省内对口帮扶工作五年规划编制,计划五年内实施16个对口帮扶项目,囊括了产业提升、乡村振兴、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干部人才培养、就业帮扶等。目前,我们已有多个项目初见成效,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贯彻省内对口帮扶工作系列决策部署,聚力推动对口帮扶各项工作走深入实,助力九寨沟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李垚道出了对口帮扶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张静文/图)  

部分图片由邛崃市第六批对口帮扶干部人才工作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