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面推进“智慧公安”建设,筑牢超大城市安全屏障

2022年01月29日 09:38:08 来源:成都日报
编辑:张四海

成都全面推进“智慧公安”建设,筑牢超大城市安全屏障

推出“反诈十条” 避免潜在经济损失7.16亿余元

今年1月10日,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发布了20名全国 “最美基层民警”名单和先进事迹。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大队长李振宇当选,他也是四川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民警。

李振宇正是成都公安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杰出代表,他参与研发了“数据联盟”“互联网警务室”“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工作站”等工作平台和机制,有力提升了公安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成都公安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战略部署,借鉴东部城市建设标准,结合自身特点,紧盯风险来源,从服务疫情防控、过滤城市安全风险、融入超大城市社会治理等方面全面推进智慧公安建设,公安实战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在“护旗”系列专项行动中,2021年1至10月成都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11%,盗汽车案件同比下降12.1%。以防控体系为依托,成都公安推出“反诈十条”打击诈骗犯罪,避免潜在经济损失7.16亿余元。

精准助力疫情防控 防范疫情风险

目前,市民都在使用的天府健康通的前身,正是2020年春节期间,李振宇率先在全省公安系统,研发出的利用二维码实现居民自主申报信息的软件模块运用系统。疫情防控,是对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一次考验。

成都公安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创新推行“应急短信”和“应急黄码”管理措施,促使风险人员自觉开展健康管理和核酸检测,实现“重点人员一个不漏、相关人员应排尽排、轨迹动态清晰准确”。对中高风险地区来(返)蓉人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落地。社区管理也将更加精准,感知触角由街面向社区延伸,实现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

第一时间整合各类社会信息资源,实现了1.5小时内查清确诊病例活动轨迹,6小时内理清疫情传播关系链条。配合开展航班管控,闭环拦截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59例、无症状感染者226例。

建立智慧公安安全检查站

全域联防共治

成都公安按照“情指勤舆督”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强化指挥中枢指挥的支撑作用,由1名专职指挥长,6个工作专班,N个应急战时状态警种临时工作专班,组成“1+6+N”运行模式。建立“智慧公安检查站”,与周边相邻出入城主要通道节点的治安卡点形成“区域警务联勤联动”,通过数据获取与融合,实现“智能感知、全域汇集、全面应用”,建立智慧蓉城与公安信息融合共享机制。

环蓉护城河13个治安联合执勤点、60个智能卡口,环城中圈204个智能卡口和8个配备智能预警查控系统的智慧公安检查站,299个网格常态部署巡警、交警、铁骑快反,40架警用无人机立体巡逻,形成全域联防共治新格局。

成都公安还与市网络理政办数据联通、功能互补,大幅提高城市地上地下交通管网、治安灾害等风险的综合感知能力,及时预警、联动处置。特别是围绕成都大运会,加快推进了10个智慧公安建设项目,以智慧公安全方位支撑智慧大运安保。

融入超大城市治理

推进智慧小区建设

2020年9月,智慧安防社区管理系统在成华区胜利小区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通过多种前端传感设备,对小区进行多维动态数据智能采集,实现对小区人员、车辆、事件等治安要素进行智能管控。

成都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筹)局长李庆荣向记者介绍,“全市智慧安防社区管理系统建设的整体目标是增强居民小区的治安防控效能,增强应急安全感知能力,夯实基层平安建设,服务于超大城市治理,助力构建‘智慧公安’新模式,融入‘智慧蓉城’新格局,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更高水平的平安成都建设提供重要保障。”投入使用至今,通过管理系统反馈的信息,公安机关已核实并成功抓获45名违法犯罪嫌疑人。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成都市乃至全省、全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的优秀模板。

本报记者 何良 图片由市公安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