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固驿街道:春台社区规范村规民约 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021年09月16日 15:53:04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漆奇

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16日讯 邛崃市的固驿街道,始建于北宋,是“川剧戏圣”康芷林和“中医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的故乡,素有“川剧之乡”“慈善之乡”的美称。固驿街道属成都半小时经济圈,距邛崃城区10公里,幅员面积78.9平方公里,辖10个村、3个社区,总人口5.3万余人。春台社区地处固驿街道北部,辖区面积4.19平方公里,下辖12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0.6万余人,常住人口1.8万余人。

近年来,固驿街道依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春台社区先后建成3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引导1900余户8000余人集中居住。随着集中居住,打破了原有村(社区)建制和自然散居格局,使得群众在生产、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发生了明显改变。固驿街道春台社区党委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统筹凝聚各方力量,围着社区想、围着社区转、围着社区干,激发社区内生动力。社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在社区发展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村规民约共治大操大办、重殓厚葬、封建迷信、聚众赌博等陈规陋习,共同营造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守望相助的良好风气。

民主协商,优化村规民约。春台社区“两委”对辖区开展走访调研,充分听取居民代表、党员代表以及“两代表一委员”等意见,草拟了包含群宴管理、城乡环境等内容的村规民约,面向社区范围征集修改意见。征求社区法律顾问意见,对村规民约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有效增强村规民约的权威性和合法性。经过征求意见的村规民约,春台社区及时进行完善,并召开居民会议进行表决,确保村规民约的制定符合法定的程序。2021年3月20日,春台社区居民会议上,新修订的村规民约以100%的比例表决通过。

刚性约束,提高执行效果。村规民约制定后,社区采取了有力的执行措施,确保执行下去。首先是社区“两委”干部带头执行,社区妇女主任因生小孩,本计划举办满月酒,但因村规民约,自己主动取消了满月酒;社区党员李某参加土地整理,搬到了小区居住,因参与了新修订的村规民约表决,主动打消了举办乔迁宴的打算;社区居民陈某某儿子参军,提前已经到某饭店订好了酒席,社区发现后立即与其联系,对他办酒席的行为进行了劝阻,陈某某在社区工作人员耐心的劝阻下,最后取消了酒席。

加强宣传,发动居民自治。为确保村规民约能有效发挥作用,春台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将乡贤、好人能人、德高望众的宗族前辈吸纳为理事会成员,充分发挥其在亲缘、地缘、人缘关系中的积极作用,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规定,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并依据村规民约劝阻违规办理的酒席。另外,还调动德高望重、办事公道的居民代表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共同参与监督。

“村规民约”是全体村民共同制订、共同遵守的自治性行为规范,它是老百姓的“法”,培育了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主体意识,淬炼了共建共享的公共精神。同时,村规民约又形成道德压力,促进了公民的守法意识,提升了契约精神。自村规民约规范办酒碗以来,社区主动停办婚事、丧事以外酒席10余起,现场劝阻了违规酒席5起,违规操办酒席的案例较往年大幅度减少。

春台社区的实践表明,加强基层党组织引领,充分发挥群策群力,才会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构建共治共享现代治理体系。在村规民约的推动下,春台社区的基层党组织增强了活力和战斗力,群众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同时乡风文明被不断注入正能量。村规民约“规”出了农村好气象、“约”出了农村新风尚,遏制了社区滥办酒席,引导了居民规范办理红白喜事。(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