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市固驿街道:有这样一群闻“汛”而动的人

2020年08月18日 15:41:07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漆奇

四川新闻网成都8月18日讯 8月10日以来,连续降雨使得邛崃市固驿街道内的河水猛涨。面临严峻的抗洪救灾形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闻“汛”而动,乘风破浪,奋战在抢险救灾一线,为群众构筑风雨冲不破的生命堤坝,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就算整个世界被大雨倾倒,我会给你怀抱”。

看到“主心骨”,找到“带头人”

今年主汛期来临之前,为了安全度汛,军田村两委委员王松柏和村支书刘正松未雨绸缪,制定好抗洪救灾方案,做好了应对措施。4月起,他们组织相关人员对村组河道堤防进行清障清杂工作,并到现场查看指导。村组会议上,他们经常强调在抗洪救灾中百姓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

8月10日20时至11日20时,邛崃将连续强降雨,雨量大到暴雨。王松柏同志深感责任重大,真正的大考验要来了。他当即到村组重点路段(原军田村渡槽、原水井村徐水碾)检查洪灾点位水系,指导村组做好清障工作。

10日夜里10点,大暴雨如期而至,此时他还在组上巡查,群众劝他避避雨,等雨小了再巡查,但他说雨情就是命令,现在是紧要关头,一刻也不能松懈。晚上11点,暴雨大到让人看不见脚下的路,可是他没停下,直到巡查完最后一个洪灾点位。晚上12点,雨终于小了,他才回到村委会,此时的他浑身的衣服都已湿透,一盒方便面填饱肚子才感觉到一丝暖和。他回家换了衣服后又赶紧到村委会待命。

凌晨1点半左右,大雨又至,徐水碾路段雨水有上涨趋势。时间就是生命!王松柏同志带头踏入雨幕中,和村干部到相应点位挨家挨户组织群众们转移。

2时30分,大雨加剧,洪水来势凶猛,徐水碾地段由于地势低洼,洪水很快蔓延过堤岸,河堤附近的群众家里开始进水。他又立即组织村组干部带领群众一起转移群众的财物,抢救中好几次他的脚被石块刮伤,他也不吭一声。后来,他又投入到渡槽一段点位抗洪救灾工作中。

抗洪救灾持续了10个小时,这期间他没有回过一次家,没有回家看一眼自家地处低洼易被水渍的猕猴桃田,没有考虑自家损失......防汛的紧要关头,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心系群众、无私无畏的精神和作风。

仗义出手,义不容辞

2020年8月11日晚至8月12日,邛崃市遭遇特大暴雨,固驿街道发出抗洪预警,启动防汛抗洪紧急预案。固驿街道春台社区民兵连长黄伟、社区委员谢建松同志于8月11日晚11点赶到街道办,并与街道办领导一同赶到灾情最严重的回龙镇。

在确保群众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黄伟和谢建松同志一齐投入到抢险物资和转移群众的行动中,满身满脸都被洪水浸湿了,但他们都不肯停下来,奋不顾身的转移群众,保证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被围困的群众得到了营救,处在危险地带的群众得到了安全转移。

抢险救灾工作中,黄伟和谢建松同志充分发挥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始终坚守岗位,克服疫劳,连续奋战。
在严重的灾难面前,他们两位同志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冲锋在前,他们这种不怕苦、不怕累、不顾个人安危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

 

舍小家,为大家

8月11日,天降暴雨,河水飞涨。当时柏林桥村村主任熊万贵同志还在医院照顾前几天摔断腿,在医院住院的妻子。看着雨不断得下,心系群众的熊万贵同志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在匆匆安排好照顾妻子的事情后,他便立即返回工作岗位,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中。

熊万贵同志迅速召集村两委对本村进行巡查,摸清底数、了解受灾情况。从白天到黑夜再到天明,熊万贵同志始终站在抢险第一线,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在积水中逆行,安全组织群众撤离,帮忙转移受灾群众财产,全力以赴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洪灾损失尽力降低。

大雨停息后,熊万贵同志仍然在河边密切关注南河水位的变化情况,做到巡堤查险工作不松劲。

“直到洪水完全退去再回家也不迟。”当大家让他回去休息一下的时候,熊万贵同志这样说道。他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一名村级基层工作者的赤诚之心。(张静)

图片由邛崃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