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28日讯 近日,四川泌尿外科医院肾内科主任李欣奕带队成功开展该院首例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狭窄段球囊扩张术。该技术是在彩超引导下对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内瘘)进行扩张或再通的微创技术,恢复正常血管内径,从而延长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是目前国际上治疗尿毒症等透析患者内瘘狭窄的首选治疗方式。
患者李某是一名尿毒症患者,四年前开始进行血液透析,不久前,李某发现内瘘搏动减弱,近期血液透析时血流量明显不足(<200ml/min),故来川泌肾内科治疗。
![]() |
肾内科接诊后立即为李某做了内瘘血管彩超检查,提示内瘘吻合口存在明显狭窄,需要紧急处理,否则维持患者“生命线”的血液透析将无法正常进行;如果放弃重新建立动静脉内瘘,患者体内有限的血管资源又将浪费。
术前经科室血管通路小组医护团队评估讨论,经与患者仔细沟通后,李欣奕决定为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经过术前充分准备,手术历时40分钟,术中使用球囊使内瘘血管狭窄段在球囊扩张下逐渐复张。术后B超评估显示狭窄段血管扩张良好,内瘘血管杂音及震颤明显增强,测量其内径为5mm。查体内瘘血管杂音及震颤明显增强,术后第二天,患者便使用内瘘血管行血液透析治疗,血流量达280ml/min以上,患者表示体验感很好。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作为主要肾脏替代的方式,需要通过血管通路完成。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这条通路被称为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
在内瘘使用过程中,内瘘血流动力学改变、反复穿刺操作、血管钙化等因素容易造成内瘘内膜增生或血栓形成,进而导致内瘘狭窄、内瘘狭窄后造成透析血流量下降、透析不充分,长期可导致体内毒素及水分不能充分排出,各系统功能都将受到影响,甚者会缩短患者的寿命。
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PTA)手术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狭窄的一项新技术,伴随透析病人远期生存率不断提高,此项手术大力推广应用。它是在超声的引导下经皮穿刺血管,送入球囊扩张导管,对血管的病变部分进行扩张,达到治疗目的,使得原有珍贵内瘘资源得以继续保留,具有精准、微创、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等优点。它最大程度保留原来的血管,不会消耗血管资源,为后期内瘘修复和重建留有后路。(锁千程)
![]() |
血透一室(顺江院区)
![]() |
血透二室(人南院区)
(四川泌尿外科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