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甜蜜加料,共话健康,青医端午与“粽”不同

2022年06月02日 16:35:31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宋俊梅

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2日讯 粽叶一片,可包滋味万千,丝线一缕,可寄情意绵绵。又是一年粽叶飘香之际,青白江区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联合心血管内科、内分泌及肾病内科、消化内科,邀请部分住院患者在区人民医院餐饮部举办了包粽子活动,医患共话端午民俗。

活动现场,区人民医院餐饮部准备了糯米、猪肉、咸蛋黄、红枣、红豆等丰富多样的新鲜食材,临床营养科营养师李珊珊结合患者朋友们的身体状况,提出“粽意”满满的健康食材搭配。

捋粽叶、做漏斗状、填糯米、放馅儿料、压紧、封口、扎捆,不一会儿三角形的粽子便在大家祖传的手艺加持下成型了。大家围坐一团包着粽子唠家常,气氛欢乐祥和,其乐融融如同一家人。

心血管内科的陈爷爷(化名)依然改不了“大口吃肉”的习惯,于是在他一通“酣畅淋漓”的操作下,桌面上铺满不少蛋黄肉粽,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陈爷爷脸上写满了“中意”的表情。经过一番忙碌和等待,现场被粽叶的清香和糯米的软甜布满。是时候大快朵颐,犒劳自己的味蕾了!“香,真好吃!”“慢点,小心烫!”一时间不论医患,大家都化身吃货!“没想到在医院也能参加到这样有意义的活动,谢谢李老师给我们耐心细致地讲解健康科普,以后知道自己该怎样健康吃粽子了!”内分泌及肾病内科的徐阿姨(化名)开心地说。

小小的粽子不仅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更进一步增进了医患之情,让患者朋友们在医院里也能真切感受到节日的温馨和浓浓关怀。这就是青医家与“粽”不同的端午故事!

科普

part.1 老人和儿童

老人和儿童,本身胃肠消化弱,甚至有部分还存在消化系统疾病,平时进食普通食物就容易出现胃肠不适的情况,针对这类人群我们建议尽可能少食用粽子,若食用要充分加热后再吃。

part.2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

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脂肪含量多的肉粽、猪肉豆沙粽,还有含钠盐多的腊肉粽、咸蛋黄粽都可能因其高脂高盐诱发疾病,故推荐选用清淡口味的白粽。

part.3 肾病患者

肾病患者若食用粽子也需要注意,尽可能选择低钠低脂,且不含豆类的粽子,即使是纯瘦肉粽,也要控制食用量。

part.4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不适宜食用含糖量高的蜜枣馅、豆沙馅,以及脂肪较高的五花肉馅。可选用燕麦、糙米、红豆、绿豆类等杂粮杂豆与糯米混合,遵循粗细搭配的原则,如此便能较好地控制血糖,同时在食用粽子的时候,可以减少相同量的主食。

part.5 胆囊疾病及消化道疾病患者

如在胆囊疾病、慢性胰腺炎、消化道溃疡急性期就建议不吃粽子。(吴金霞)

(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