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29日讯 近日,中国2型炎症皮肤病临床研究与均质化诊疗项目暨2型炎症相关皮肤病全国协作网建设项目在京为101家首批协作单位授牌,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顺利通过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对协作单位整体建设、培训与数据库管理以及诊疗能力三大方面的考核,成为首批获得授牌的协作单位之一。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路永红表示:“成都二院获得首批协作单位认证授牌,标志着医院的2型炎症皮肤病诊疗向规范化、均质化和标准化迈上新台阶,接下来将通过持续参与项目提升科研和诊疗能力,更好利用平台数据库资源,关爱患者的医疗需求,为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诊疗服务和长期随访管理。”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加大和环境污染等影响,过敏、炎症等免疫系统疾病呈高发趋势,成为公众面临的巨大健康挑战。其中,2型炎症皮肤病是一系列和过敏相关的疾病,包括皮炎/湿疹、荨麻疹、类天疱疮、结节性痒疹等,如今2型炎症皮肤病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 |
用好“数据”钥匙
成都二院致力2型炎症皮肤病专病标准化诊疗
据悉,由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与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中国2型炎症皮肤病临床研究与均质化诊疗项目暨2型炎症相关皮肤病全国协作网建设项目于去年正式启动,旨在建立2型炎症相关皮肤病全国协作网,从深度和广度全面提高皮肤科疾病的诊疗和科研能力。项目启动后,建立了国内最大的皮炎湿疹真实世界数据库。
在项目开展后不到一年时间,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积极响应并参与皮炎湿疹数据库的数据采集。医院皮肤科成立特应性皮炎资料室,采集并向项目平台上传病例资料,截至3月底,录入患者数超过1200例,也是全国唯一一家超过1000例的医院。
据路永红主任介绍,项目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方面得益于全科室的重视和倾力合作,来确保数据录入数量;另一方面,数据库由专人负责并及时跟进数据录入情况,确保数据录入质量。另外,会定期讨论也制定出长期随访计划,以便实现更好的患者管理。我们收集到的高质量且丰富的数据,将有力支撑后续科研工作的开展,以及在动态管理模式下,我们期待通过有效分析真正发挥数据的价值,将数据作为开启2型炎症皮肤病专病诊疗模式的“钥匙”,对后续的规范化临床诊疗具有指导意义。
2型炎症皮肤病是常见的慢性病,其中如特应性皮炎会贯穿婴儿、儿童、成人、直到老年整个生命进程,且疾病发病率高、易长期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对疾病进行长期管理。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周培媚表示:“过去,可以说从诊断到治疗的规范化程度严重不足,临床上2型炎症皮肤病的诊断率并不高,很多患者低估了疾病的严重程度。以特应性皮炎为例,易被误诊为“湿疹”进行诊断,往往会造成延误或中断治疗,导致病情恶化,因此有必要加强诊治的规范化、均质化和标准化,这对于提升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和帮助患者管理疾病都是有利的。”
![]() |
2型炎症皮肤病高发
特应性皮炎患者亟需规范化诊疗
2型炎症性皮肤病作为皮肤科的常见病,过去几十年间患病率逐渐增加,其中尤其以特应性皮炎高发且常见,它是一种系统性、特应性疾病,往往有剧烈的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020年《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生存状况调研报告》显示,75.8%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对治疗和长期管理不满意,超过10%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存在自杀倾向,有71.2%的患者曾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有被歧视的经历。
早期罹患特应性皮炎,也往往提示患者未来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2型炎症相关疾病风险更高。周培媚副主任强调,根据数据库分析发现,特应性皮炎患者共病以过敏性鼻炎为主,其次为食物过敏和支气管哮喘。由于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特应性皮炎患者往往忍受着比疼痛更难忍的瘙痒,被确诊后亟需规范化诊疗和坚持长期健康管理。
在治疗方面,靶向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的出现为临床医生带来了新的治疗武器,目前中国唯一获批可用于治疗6岁以上儿童、青少年和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生物制剂,可通过阻断特应性皮炎关键致病因子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3(IL-13)发挥作用,为患者的长期维持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近年来,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在特应性皮炎诊断、治疗和综合管理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医院特别建立了成都市特应性皮炎诊疗中心,成为首个四川省内的特应性皮炎诊疗中心,并开设了特应性皮炎专病门诊,同时,成立了生物制剂资料室,由专业团队管理生物制剂认定使用和随访工作,有效提升特应性皮炎的专病诊疗能力。
路永红主任表示,参与此次项目相当于医院科室搭乘了“快车”,能够迅速有效地提升医疗质量和水平,增强对2型炎症皮肤病以及特应性皮炎的诊疗能力。“我们对于进一步将2型炎症疾病从诊断、治疗到患者长期健康管理立体化、规模化和系统化充满信心,未来,我们的团队将继续致力于‘医、教、研’三驾马车全面发力,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和实践,进一步完善专病诊疗门诊的建设及诊疗流程的规范化,以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满足本地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漆奇)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