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4日讯 2022年2月20日,成都市出现新冠本土病例,在金堂县卫生健康局的统一安排指挥下,金堂县赵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赵社”)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作为位于流动人口较多金堂县城的基层医疗机构,防控任务特艰巨,他们迎难而上,筑牢疫情防控网底。
![]() |
压实院区防控,确保院内零感染
疫情防控疫情预案启动后,赵社进一步纵横压实预检分诊、发热诊室(哨点)、门诊住院部三大重点岗位及医务、院感、后勤三大重点部门责任,严格落实“院感”防控要求,做好闭环管理。对发热及“十大症状”非急危重患者严格落实核酸检测结果后再进一步诊治。严格落实重点岗位及临床医务人员、行政后勤人员核酸检测频次。另外赵社成立两个督导组对辖区的村卫生室防控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强化村卫生室对老百姓的防疫健康宣教,切实发挥基层“哨点”作用。
不惧个人安危 坚守管控小区
![]() |
![]() |
2月20日下午,金堂县澜岸小区被划定为中风险小区,3栋实行封控管理,小区其余楼栋实行管控管理。县卫健局及赵镇街道办立即组织进行小区全员核酸检测。上前线,意味着战斗和危险。赵社立即组织8人应急核酸应急采样队奔赴澜岸小区核酸采集点投入疫情防控战斗。他们来不及吃饭,在寒风冷雨中为群众采集核酸,直到凌晨12点。在得知小区有高龄老人和不能下床的伤残住户后,他们立刻组织了一支上门服务的小队,挨家挨户上门采样,直至深夜,在完成全部工作任务后,才吃上一碗方便面作为晚餐。在接下来的日子,他们没有休息一直坚守一线,除了完成管控区的采样,还需要进入封控区挨家挨户上门采样,有时候甚至半夜紧急进入管控区完成采样工作。
穿梭街巷 排查风险人群
![]() |
![]() |
本土疫情发生后,由于金堂县城人口流动大,人员活动轨迹多,居家隔离人数急增,平均每天都有不少于160人次需要上门采核酸。赵社检验室负责人刘体健协调组织全院采样队分成4组,每天到各个居家隔离点去上门采样,为采一个样本,经常步梯走上七楼,赵镇街道各个社区都留下了他们无数的脚印。刘体健自2月20日以来,上门为居家隔离人员进行核酸采集到凌晨,还没来的急休整,又接到上级紧急通知到城市核酸检测基地进行标本检测。基地标本检测结束后,2月22日晚上8点再次接到通知为新排查出的次密接人员紧急核酸采样,还没来得及回家,又带上“装备”迅速出发,再次回到科室时已经是凌晨一点了,这种工作状态一直持续数天。为了尽快对重点人群、重点行业进行新冠筛查,还组织人员到学校、商场及一些服务行业,开展点位上门核酸采样,赵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累计已完成重点场所中重点人群采样4000余人。
特殊时期 家医送医送药上门
![]() |
在特殊疫情期间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按照“一类一策,一人一策”工作模式履行好家庭医生职责。由于疫情的影响,原本出门不方便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此时出门看病更是困难重重。赵社“向心力”家庭医生团队团队长范雪梅主治医师了解到自己在管患者邓大爷(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出现头昏,85岁高龄不能出门,于是她带领团队主动来到邓大爷家里,认真给他进行问诊查体,判断其是由于发生新冠疫情导致其情绪焦虑而血压不稳定,便和团队成员与邓大爷谈心缓解其焦虑情绪,并为其送上一月的常用药,通过后期连续几天回访了解到邓大爷已恢复往常稳定状况。同时经过前期的精准摸排,安排专职人员上门访问居家隔离的“重精”患者,了解其隔离期间的精神状态,送上药物。
一手抓防疫 一手抓基公卫服务
![]() |
![]() |
在此次应急期间,虽然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紧缺下,抽调了大量人员投入社区疫情防控,但是通过单位统一调配,全力抓好应急状态下疫情防控,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免费熬制抗新冠“中药大锅汤”,同时做好特殊时期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
赵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已召开2022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部署会,待疫情总体平稳后,将及时开展辖区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和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落细落实防控措施,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金堂县赵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充分发挥自身“哨点”作用,发扬爱岗敬业精神,不折不扣打赢本轮疫情防控“遭遇战”。(邓林钢)
(金堂县赵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