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2日讯 他是一名逆行者,他是一名56岁的老医生,他是一名呼吸系统的专家,他还是一名有着32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主动申请负责封控区、管控区及居家隔离近万人的医疗救助,因为他说:“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我的岗位!”
![]() |
作为一名老党员,很高兴能战斗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铃、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在寂静的夜晚格外响亮,此时,老年医学中心副主任康定理刚刚完成发热门诊的会诊工作,一看时间,已是2月24日00:08分,迅速接起电话:“康主任,刚开完疫情防控紧急会议,通知你做好准备,明天8:30到温江封控区疫情防控临时指挥部报道。”康定理心想明天工作肯定不轻松,便赶紧洗漱、睡觉。
早上6:30,康定理喝了一杯牛奶,就匆匆赶到医院,组织科室晨交班、安排工作,8:30分,准时到达温江封控区疫情防控临时指挥部。
此时,这里已是一片繁忙,接电话、会诊、安排调度救护车……领到“区域封控现场指挥部工作证”和一个“丽晶公馆党员先锋队”工作群二维码后,康定理随即投入了新的战斗。
作为一名32年党龄的老党员,康定理很高兴加入“丽晶公馆党员先锋队”,战斗在温江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有一老年人血压高,需降压药物。”“有一个6月小孩,咳嗽、发热,体温38.9℃了,急需医生处理。”“有一2岁小孩,咳嗽、咳痰用药3天,效果不好,出现气紧,需要外出就医。”“有一孕妇,妊娠7月,需要外出产检。”……这些都是封控区、管控区或者居家隔离人员发出的医疗需求,需要及时处理。
这也是康定理的新岗位,为这些医疗需求及时提供帮助,开展居民远程问诊和转诊工作,保证他们的生命健康。
![]() |
“我一个人能坚持住”
下午1点41分,康定理接到信息,有一个3岁小孩鼻腔里面进了一颗豌豆,取不出来,急需就诊。康定理所在的医疗队立即联系患儿家属,联系区医院相关医生做好准备,安排车辆接送……5分钟之内,将小朋友安全送上区医院120救护车。半个小时后,小朋友的爸爸在群里回复说,医生已经将豌豆取出,此时,康定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深夜10点,忙碌了一天的康定理终于休息了下来,“工作强度大不大?身体能不能吃得消?若身体不能承受,等两天替换。”接到来自医务部的电话,康定理说:“不用再安排人了,医院病人也还这么多,其他地方也还在抽医生,医院里医生已经很紧张了,我一个人能坚持住。”
![]() |
面对成都严峻的疫情形势,许许多多的医务人员都战斗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都是不穿“战袍”的战士。为了对得起“丽晶公馆党员先锋队”的称号,康定理说自己将战斗到底,毕竟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他的工作岗位。(陈凡坪)
(温江区人民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