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任务就上,他们追赶着星辰奔赴抗疫一线

2022年03月02日 10:43:39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宋俊梅

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2日讯 有一群人,奋战在疫情的第一线,他们要一个一个去“排雷”,他们是切断疫情传染途径的“侦察兵”,他们就是流调溯源人。从2月20日,温江区人民医院抽调9名医生到区疾控中心进行支援。此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还原确诊病例活动轨迹,排查密接和次密接者,及时做好管控。

他们有的已是第四次前去支援,有的是第一次,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全力以赴,因为他们必须要争分夺秒,奋力与时间赛跑,守护这座城市的平安。

危险,他们要给阳性病例采样

2月20日,下午一点半,内分泌科医生聂凤芹接到紧急电话,立即到区疾控中心,紧急集合,有任务。

这是她第四次出任务,她是一名党龄11年的党员,临走时,2岁的孩子拉着她的衣服说:“妈妈,我要跟你一起去帮忙,我给你提袋袋。”

任务比聂凤芹想象中更危险与艰苦。

危险,比任何时候都近。他们要负责采样工作,主要给阳性病例、密接人员、次密人员进行核酸采集。有时明知任务是给阳性病例采样,虽然内心难免忐忑,但仍迎难而上,不畏惧,不退缩。

艰苦,是穿梭在黑夜中的疲惫。此次需流调管理的人多,12个小时一班,常常凌晨三四点,他们还穿梭在黑暗的楼栋间挨家挨户地敲门。有些小区楼层很高却没有电梯,身穿防护服,手提采样箱,他们笨拙地登上高层,敲开房门,说话间已经断断续续了。

本来被抽调去流调的高学静又接下了上门采样的工作。由于需要上门采样的人多,又要在第一时间做好排查,几乎是24小时不间断地出任务、上门采样,最多的一天,高学静走了8个小区,换了8套防护服,累得早已说不出话了。

年轻的面孔上写满了坚定

反复穿脱防护服指甲被磨破,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累了就在行军床上休息一下……空暇间,躺在行军床上的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上虽然满是疲惫,但是大家脸上写满了坚定。

他们中有宋会敏。她还在哺乳期,因为这是2020年报上去的流调溯源后备队名单,此次直接按名单调人,她也二话不说就过去了。

他们中有王欢。她是第一个被派去的,虽然是第一个,但是她接到任务就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第一时间就先把科室病人交代好,把工作处理好,直接就奔疾控去了。

他们中有徐静。她很瘦弱,但夜间单枪匹马去老旧小区出任务,从来没有说过二话。

他们中有罗蓉。接到电话的时候,她正在病房里收病人,得知要出紧急任务,她马上把工作交接给其他人,直接赶到区疾控中心。上一次疫情防控,差点抽调到她,那时她还在外进修,都准备请假回来抗疫。

他们中有卿俊程。他是支援发热门诊最多的,多次都表示无条件服从医院安排,这次去了以后,提了很多可行性建议,很热心,很热血!

他们中有谭廷武。他才转完发热门诊,刚回泌尿外科上班,外科医生久了没手术,其实还是很忌讳的,他从来没说过这些,有任务就上。

他们中有何丹阳。她是手术室麻醉医生,曾长期支援疫苗接种医疗保障,超长工作时间,超强的工作强度,麻醉医生们都觉得这都不是事,每次都圆满完成任务。

这两天,随着前期工作的及时、有效,疫情走向了一个平稳发展的态势,大家的任务量有所减少,执行完清晨的任务,看到温暖的朝阳,仿佛看到了此次战“疫”的曙光。(陈凡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