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9日讯 “谢谢您,不然我不仅贷不到款,还会损失6万,太感谢你们了!”2021年7月3日,邛崃市公安局天台山派出所民警争分夺秒,成功劝阻一起电信诈骗,避免了财产损失。
![]() |
当日19时许,家住邛崃市天台山镇富民小区的常某急匆匆的来到派出所,慌张地向值班民警询问:“我在网上贷款,按照要求我在手机上签下了对方出示的合同,然后我将自己的卡号告知平台,对方称我输入的卡号有误,需要我向对方发来的工商银行转款才能提现,并且告诉我每个月要还款1万多,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经民警了解得知:常某于7月3日下午点击了陌生短信链接且下载了微粒贷APP,在发现该APP可以贷款后,常某与该平台联系并需贷款30万元,并将自己的建设银行卡号告知该平台,随后该平台向常某发来截图称其银行卡错误造成无法提现,需要常某向该平台提供的工商银行卡号分两次汇入6万元以证明是常某本人才能够提现。听到需要向对方转款,常某觉得不对劲,平时派出所民警、社区同志都在宣传网络诈骗,提醒不透露、不转账,于是连忙跑到派出所向民警咨询核实。
民警听了常某讲述后,首先向常某确认目前没有受到经济损失后,告知常某提出“交钱核实账户、解冻账户”的都是网络贷款诈骗的常见套路,民警又对常某进行分析讲解,举出诸多类似案例,将借贷类的诈骗手法一一剖析,劝阻其不要上当受骗,更不能将钱款汇出。在民警的一番讲解下,常某意识到自己正在被骗子套路,最终打消了汇款念头,并删除了APP。(杨洁)
警方提示:
面对五花八门的骗术,我们真的需要稳住,在选择相信对方之前,先给自己来一场“灵魂拷问”。
1.无论以何种理由要求你把资金打入陌生人账户、安全账户的行为都是电信诈骗。
2.谨防冒充电信、公安、法院、检察院、税务、亲友,以电话欠费、个人信息和信用卡涉嫌犯罪、购车退税、信用卡消费、车祸出事、小孩绑架等各种名目的都是电信诈骗。
3.陌生电话勿轻信,种种理由是谎言,“安全账户”不安全,电话转账都是电信诈骗。
4.“电话欠费”+“安全账户”+“各种理由让你把资金转账的行为”=“电信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