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11日讯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崇州市公安局紧紧聚焦市委市政府“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坚持以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拥堵问题为突破口,多措并举全力做好疏堵保畅民生大事实事,全力以赴打好服务交通攻坚战。在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城市交通快速发展、多条主干道同时施工的形势下,城区交通安全形势保持总体平稳,为崇州高质量建成“五个样板区”和生态宜居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交通安全保障,着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高位统筹 推进疏堵保畅
一是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疏堵保畅工作,市委书记欧昭、副市长程志宏等深入路面一线调研交通拥堵治理工作,提出“源头治本、精细治标、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治堵总方针,着力解决交通“堵点”。市公安局党委多次研究部署治堵工作,由交警大队牵头开展“疏堵保畅”行动,以主城区为主战场,统筹兼顾各镇(街),形成了全市“一盘棋”。二是强化管控,狠抓疏导。崇州市局交警大队充分发挥疏堵保畅主力军作用,通过警力部署、信号调优、设施完善、指挥调度、宣传引导等狠抓措施落实。今年3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以来,共出动警力9100余人次,主城区重要路口路段见警率、管事率全面提升。三是优化组织,完善设施。新增及完善西前街与蜀州中路路口、天庆街与龙门街交叉口、晋康南路与崇庆高中路口、西河大道与西江路交叉口、世纪大道与蜀南东路交叉口、唐安东路与白云街交叉口、晋康中路与义邑坊路交叉口信号灯,全面提升主干路、支路和街巷通行能力;公安交警、综合执法和镇街政府协同推进打围施工监管,巡查处置晨曦大道、永康西路等违法打围施工12处,各类审批打围施工3处,有效促进占道施工规范有序开展。
深化智慧交通 推进疏堵保畅
一是打造现代警务模式。利用“智能交通”平台,打造“指挥+勤务+情报+执法+打击+监管+N”的交通管理新模式,针对主城区高峰期交通拥堵点,以信号调优、渠化理顺、执法震慑、警力下沉定点支援等策略,形成“指、点、线、面、督”全链条工作战线,全力服务群众出行。二是充分发挥电警作用。利用视频监控、电子警察等设备客观、公正的开展非现场执法,有效缓解交通管理任务激增和警力严重不足的矛盾,极大消除了道路交通管理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有效提升了交通管理水平。三是推动智能指挥调度。建立道路堵情研判机制、警务工作研判会制度、《城区道路交通拥堵情况分级报告及处置工作制度(暂行)》,早晚高峰时段实行值班大队领导、值班长、勤务民警三级联动机制,依托视频专网、百度平台等平台系统,全面加强全市路况信息感知,全面服务一线疏堵保畅。
创新勤务模式 推进疏堵保畅
一是精准治理堵点。针对拥堵路段、时段分类分级设置执勤岗点,每日早晚组织超40余人次上路执勤,同时采取拓宽路口增加车道、优化路口标志标线、优化信号配时等措施,成功治理5个严重拥堵点,努力打通群众“堵心路”。二是壮大铁骑勤务。组建以疏堵保畅为主业的目前人数达到60余名的铁骑队伍,实施高频率巡逻管控模式,重点推进拥堵路段快速疏导、事故及坏车警情及时处置、重点违法精准打击、市民紧急求助等工作。2021年以来,累计疏导交通拥堵155次,铁骑在治理交通拥堵、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城市新形象新品牌。三是严查交通违法。全面加强道路施工管理和审核监督,从严查处占道施工等影响交通违规行为。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制定重点车辆隐患歼灭计划,精准查缉查扣逾期未报废、未检验、“百吨王”、非法营运等车辆,常态化打击整治酒驾醉驾、超员载客、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严防交通事故及其引起的交通拥堵。
优化宣传引导 推进疏堵保畅
一是构建立体化宣传体系。全面启用道路交通安全导航提示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第一时间将交通事故、道路施工、交通管制等最全面的数据、最精准的信息、最权威的发布、最及时的道路交通事件同步推送到高德、百度等企业地图平台,依托电台和户外诱导屏提供实时交通路况,今年以来累计推送300余条交通信息,形成“出门看手机、车上听广播、抬头见诱导屏”的立体化智慧交通出行宣传服务体系。二是强化施工路段重点提示。通过“崇州交警”双微平台,及时发布施工路段的数量和点位;设置微信专栏曝光施工情况,对易堵点、段逐一解析报道,对拥堵的原因、时段、管理、通行建议等进行精细化宣传,引导市民安全出行。三是实施重点对象宣传提示。利用FM102.2崇州广播电台、户外LED情报板等媒体,流动播发路况信息和安全提示,提醒车主提前谋划出行时间和路线,错峰出行;上门走访全市客货运重点企业130余次,要求安排货车错峰出行、有序出行、文明出行,减少交通拥堵。(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