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6日讯 为进一步落实高检院《关于建立健全检察机关与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的意见》(保护民企“13条意见”),扎实开展队伍教育整顿,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八项举措。新津90%的企业是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占地方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0%以上,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摇篮”“中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中国营商环境百佳试点县市”的实际情况,新津区检察院在区人大、区政协、区委统战部的支持下,会同区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区工商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4月28日,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鸿林带队走进区工商联16个行业协会,通过“登门纳谏”的形式开展队伍教育整顿第二次“开门纳谏”活动。
以“面对面”“零距离”的形式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征求企业家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业协会代表等70余人对检察工作“开门搞整顿”的意见建议,收集加强对企业职工普法宣传、典型案例宣传、加强民事执行监督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等意见建议30余条。
张鸿林在“登门纳谏”中以“走进民营企业、服务民营经济、促进公平正义、助力创新创业”为题向企业家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业协会代表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详细介绍了正在开展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情况,结合“四大检察”“十大业务”介绍了检察机关的性质、职能、职责,解读了高检院服务保障民营经济举措和省、市检察院相关规定,结合典型案例着重对民营企业家关注的行贿犯罪、洗钱犯罪、涉及民营企业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法律适用进行了讲解。针对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如何维护合法权益、防范经营风险等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法律难题。
自队伍教育整顿以来,新津区院立足本职工作,主动担当作为,听取企业建议,解决企业难题,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化教育整顿,办理民事再审检察建议1件,支持起诉11件,排查涉民营企业的民事执行线索8件,对2018年以来办理涉民营企业的民事案件20件开展自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案件监督和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切实运用司法手段有效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通过完善“一站式”民营经济检察服务站,成立专门团队,拓宽民营企业获得司法救济的渠道,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职能,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努力为新津民营企业经营的规范化和健康化发展服好务、保好驾、护好航,为新津建设“成南新中心、创新公园城”提供更多优质的检察产品。(陈凡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