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女子患“天下第一疼”三年愁眉 来蓉求医重获“笑颜”

2021年04月09日 10:28:15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宋俊梅

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9日讯 “我关注潘医生的科普视频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他科普的知识特别简单易懂,尤其是三叉神经痛的科普内容,我非常对症。”山东的周女士今年43岁,6年前,她开始出现面部疼痛,当时以为是牙疼引起的,并未重视。3年前疼痛感越来越强,甚至连微笑都已无法做到,2020年直到疼痛难忍,她才前往当地医院就医,被确诊为三叉神经痛。“虽然手术可以治疗,但由于涉及脑部,我一直不敢去做,就在网上关注相关信息,最终看到潘医生的视频,这才让我下定决心来成都治疗。”

 

成都三六三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潘海鹏医生

患者半年狂瘦70斤 身心饱受折磨

三叉神经痛又被称为“天下第一痛”,其疼痛往往让患者苦不堪言、生不如死。

“我一直以为是牙疼,没想到是三叉神经痛,如果疼痛分10级,我的疼痛已经达到了6到8级。”据周女士介绍,从3年前开始,吃饭、洗脸、刷牙等日常起居都会引起面部剧烈疼痛,这让她饱受折磨,“我本来就是个特别爱笑的人,但疼痛让我再也没有笑过,因为笑也疼。”

2020年,周女士被确诊三叉神经痛后,也积极进行了一些辅助治疗,但并未见疗效。为了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病情,她开始在网上关注三叉神经痛的文章与视频,并在无意间看到了成都三六三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潘海鹏医生的科普视频,其中潘医生讲解的案例以及疼痛的症状,都与她十分相符。

“我默默关注潘医生的科普视频有一年多的时间,两个月前我下定决心要进行手术医治,于是就私信了潘医生,潘医生也很快回复了我,并在了解到我的病情后,耐心向我进行了讲解。”周女士说,随着疼痛越来越强烈,她在短短半年时间就被疼痛折磨瘦了70斤,“我很怕手术,但潘医生的专业与耐心,让我有了手术的勇气。”

2021年3月8日,周女士与母亲一起从山东飞往四川成都,并在下机后立即前往三六三医院犀浦院区神经外科见潘海鹏医生。3月10日,周女士办理了住院。

周女士(右)与母亲(左)出院当天与潘医生合影

手术两个半小时 术后效果超出预期

“三叉神经痛正常来说第一步是先吃卡马西平,但这位患者对该药物过敏,会起皮疹,甚至是产生休克,因此不能吃药。”据成都三六三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潘海鹏医生介绍,经过前期的检查与沟通,他们决定通过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来解决周女士的三叉神经痛,但手术对于周女士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与风险。

据了解,周女士之前体重超过了310斤,在近半年的时间里,由于受疼痛影响,她的体重虽然下降了70斤左右,但240多斤的身体依然给手术增加了不小的难度。“首先在手术中她的体位不好摆,而且肥胖还会加重她的心肺功能负担,以及麻醉、气道管理难度。”潘海鹏说,开颅手术一般是在患者耳后开一个3.5厘米的切口,但由于周女士脖子短,特别厚,特别深,位置角度比普通人更刁钻,这也增加了手术难度。

据潘海鹏医生介绍,周女士除了有剧烈疼痛外,还伴随着麻木感,这可能是由于长时间血管压迫神经,导致的神经损伤,而神经损伤并不是手术可以解决的,同时,由于肥胖原因,周女士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也要较高。

“手术前一天晚上,我都想打包走了,怕做了手术只是减轻了疼痛等级,无法根治,而且术后的并发症,也让我有些担心。”周女士说,当时还好有潘医生的耐心开导,这才让她重新鼓起了勇气。

3月25日上午8点,周女士进入手术室,经过医护人员2个半小时的奋战,手术很成功。当天下午,当周女士从麻醉中苏醒,此时的她感到久违的轻松。“我们在术中发现,她的神经损伤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所以在术后,她的疼痛和麻木完全消失了,而且术后也没有出现任何的并发症,恢复良好。”潘海鹏医生说。

术后,周女士恢复情况越来越好,脸上的笑容也不曾停过。4月7日,周女士准备出院,她说:“手术效果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真的特别感谢潘医生,是他让我有勇气去手术,也是他让我重拾了‘笑容’。”

 

成都三六三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潘海鹏医生的抖音科普视频

科普:三叉神经痛与牙痛的区别

“在我的门诊上,经常有很患者会把三叉神经痛当成牙痛,拔了牙却没有效果,忍不了,最后才来医院做检查,结果已经是比较严重的情况。”潘海鹏说,患者可以通过三个方法来对牙痛和三叉神经痛进行辨别。

首先是感受,感受疼痛的位置,三叉神经痛一般是在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的分布区域,右侧多于左侧,发作时可能会感受到刀割、针刺、撕裂、电击一样的感觉。

其次是看,仔细观察周围患有三叉神经痛的朋友,多数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而且女性多于男性。如果你刚好是是40岁以上的女性,并且出现面部疼痛的感觉,建议先到医院进行检查。

最后,患者可以通过记录疼痛规律来辨别,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发作前是没有预兆,初期发作的次数少,间歇期较长,随着病情发展会越来越频繁,间歇期会逐渐缩短,疼痛感会越来越强。(漆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