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集团上下联动 为生命接力

2020年12月23日 18:38:58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默

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23日讯 自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集团成立以来,紧密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及区域发展目标,在“1+1+11+N”的医联体模式基础上探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构建起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集团内部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有序推进,多学科协作诊疗水平不断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筑起了一道有力屏障。今天的故事是青白江区人民医院集团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的一个缩影,事情要从两封信件说起……

初冬的青白江,已有丝丝寒意沁入皮肤,但暖阳还带着不舍,时不时冒出云层露出眷恋的微笑。医院里最不缺忙碌的人们,这天,突如其来的两封信和一面锦旗打破了区人民医院的这份忙碌,让亲历的医生和患者都暖开了怀。纸短情长,信件的背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暖心故事呢?

翻开信纸,看到了道不尽的浓浓医患情。

写信人是重症医学科一位患者的女儿。原来,这是表达科室医务人员与死神赛跑,分秒间守护生命希望,成功挽救她父亲的感谢信。

突发意外 鸣笛声划破清晨静谧

10月12日早上7点,一声痛苦的呻吟替代了清晨的闹钟,让家住城厢镇的沈大哥(化名)家人从睡梦中彻底苏醒。发出呻吟的正是蜷缩在床上,因胸口持续刺痛而难以忍受的沈大哥。突如其来的状况让沈大哥家人感到无比的紧张与不安,“喂,是120吗?我们家里有人……”妻子急忙拨打了急救电话。

接到通知的区人民医院集团城厢第一医院(以下简称:集团城厢第一医院)医务人员迅速往沈大哥家赶。7点19分,当医务人员“奔拢”后发现沈大哥的呼吸、心跳已经全部停止。情况比预料的还要严峻!一念之间已然关乎生死,容不得片刻耽搁!现场医务人员当机立断,一边就地对沈大哥持续展开胸外心肺复苏,给予基础生命支持,一边迅速将其送往区人民医院作进一步抢救治疗。

同一时间,区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也得到集团城厢第一医院反馈的现场情况并立即开通急救绿色通道,迅速通知重症医学科医生韩青城前往急诊医学科待命做好抢救准备。

同心接力 生死边缘“抢”回病人

一路持续不断的心肺复苏为沈大哥留住了一线生机。7点42分,救护车顺利抵达区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医务人员冲上前去,心电监护、吸氧、心肺复苏,一个接一个抢救手段紧张有序地铺排开来。还没等医务人员舒口气,沈大哥又再次出现心跳停跳的情况。“快!心肺复苏、给氧!再来!插管、给药……”几分钟后沈大哥再度恢复了心跳。然而这不是松懈的时候,他需要进一步的高级生命支持。韩青城与急诊医学科医务人员一起迅速将沈大哥转移到重症医学科。

多科协作 倾心救治为生命续航

随着多学科发展的推进,区人民医院集团也在积极开展多科协作,为患者提供更加系统化、精细化的治疗方案。沈大哥进入重症医学科后,区人民医院集团抢救小组对沈大哥进行了深入救治。考虑到沈大哥之前安装了心脏支架,有心肌梗死的病史,韩青城与科室主任张邦国讨论后,立即请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杜海林为沈大哥会诊,并为其进行了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治疗期间,眼科及耳鼻咽喉科、康复医学科等科室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针对沈大哥病情对治疗方案进行精细调整,不遗漏任何一种风险,不放过任何一种成功救治的可能。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沈大哥苏醒了,慢慢恢复了意识。经过情况评估,沈大哥被转入康复医学科继续治疗。

转入康复医学科的沈大哥,经过精心治疗,情况一天比一天好,不仅脸上有了血色,自己能缓缓站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也能基本自理。一段时间后,沈大哥彻底康复出院。

历经生死劫,种下感恩情,正因为有了这一场“不幸中的万幸”,刚从“鬼门关”走过一遭的沈大哥携家人送来了图中的感谢信和锦旗,医生们也才能收到这份来自患者的感动。

当生命余下的长度只能用呼、吸来计算时,能带来“奇迹”的人是那群挺身而出的白衣勇士,他们协力救治,倾心护理,从死神手中夺回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

对沈大哥来说,区人民医院集团顺畅、有序的转诊以及高效的多学科联动为疾病成功救治带去了希望,而对于区人民医院集团来说,这只是医务人员们工作中的一个缩影。自区人民医院集团成立一年来,坚持深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下沉优质资源,强化上下联动和多学科协作,不断提升整体诊疗服务水平,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这场生命接力赛跑赢了,让我们看到了集团上下一心,汇聚的无限合力,更让我们明白这座城市因为可亲可敬的医务工作者们而多添一份温暖。(黎佳 吴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