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脐带血日“三问”脐带血究竟有没有用?

2020年11月16日 15:12:17 来源:四川新闻网综合
编辑:陈默

今天是世界脐带血日,每年的这个时候,世界各国从事脐带血采集、移植的医务工作者,以及在幕后做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就会聚集在一起,交流、分享他们最新的科研成果。从经典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成熟,到治疗脑瘫、自闭症等再生医学中的突破,再到使用脐带血中各种免疫细胞治疗疾病的尝试,他们的每一次进步,都能为更多的患者开启康复的大门。那么,究竟什么是脐带血?脐带血又和咱们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关系?我们该如何科学认识脐带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三问”脐带血——到底有没有用?

脐带血到底有没有用?被广泛认可!

就在半个月前,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6岁的患者鑫鑫(化名)成功实施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亲弟弟与鑫鑫(化名)的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成功,医生决定用弟弟的脐血为她重建造血和免疫系统,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的她,迎来了康复的希望。“脐血联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这个孩子非常顺利,很成功,整体情况还是很平稳,造血完全重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血液肿瘤科副教授陆晓茜说。

专家介绍,脐带血是新生儿娩出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其中含有非常丰富的造血干细胞。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提出用脐带血代替骨髓做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理论,并于1988年在法国为一位范可尼氏贫血患儿完成了世界首例脐带血移植手术。

我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已十分成熟。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也同步拉开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研究与实践的序幕。1998年,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与中山医科大学合作,率先为一名地中海贫血患儿实施了脐带血移植并获得成功。2009年4月,我国首例自体脐带血移植治疗1岁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在北京儿童医院获得成功。

在四川,2000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利用同胞来源的脐带血,成功完成了省内第一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救治了一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ALL)。2010年7月,为一名5岁的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成功完成了省内第一例自体脐带血移植。

2017年2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在《儿童恶性血液病脐带血移植专家共识》一文中肯定了脐带血具有获得迅速、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相合程度要求低、移植物抗宿主病程度较轻等优势,是有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来源。国家卫健委此前发布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脐带血是造血干细胞三大来源之一,已应用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以血液系统疾病为主的11大类疾病的治疗。据2019年中国第七届脐带血大会发布的数据,全球脐带血移植案例已达5万余份,我国脐带血移植案例也已达到12000余份。 

脐带血存与不存?理性看待 自愿选择

在我国,经过三十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脐带血能够治疗多种疾病是医学界早已是公认的事实。自我国2001年开展储存脐带血服务以来,关于脐带血的争议从未间断, 而网络上也充斥着“脐带血无用论”等在没有充分了解相关医疗知识与国家政策背景的片面言论,这其中又以自存脐带血受到的非议最多。

事实上,我们梳理发现,目前,我们国家批准设立的七家脐带血库均实行“公自并存”的运营模式,“公共库”和“自体库”同步建设,这种模式是比较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既可以满足咱们老百姓不同的健康需求,也能很好的可持续发展,市民可根据家庭条件自愿选择捐赠或自存。

脐带血具有医疗价值,自存脐带血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行为,要不要自存,需要公众在科学认知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家庭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实在没条件自存家庭,也可以捐赠到公共库中帮助他人。总之脐带血作为一种宝贵的生物资源,无论是自存还是捐赠,它都应该被保留下来。“产妇生孩子都会有脐带脐血,脐血里面含有丰富的脐血干细胞,这个干细胞在以前的概念里面就是废物,我们可以把它丢了,但事实上,它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这份以前你认为可以弃之不要的东西挽救一个生命”,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血液肿瘤科副教授陆晓茜表示。

采集脐带血有伤害?答案是NO!

脐带血采集是在新生儿断脐后,胎盘脐带和新生儿完全分离后进行的,采集时无痛、无副作用,对母亲和胎儿无任何不良影响,在大多数产科医院皆可完成,完全是“变废为宝”。而保存脐带血,并非保存脐带血液,是保存其中的造血干细胞。

脐带血进入专业的实验室后,工作人员会用专门的医疗仪器提取脐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去掉脐带血中的血浆、红细胞,留取中间富含造血干细胞的细胞层。

脐带血放入液氮罐正式储存前,为了防止造血干细胞在降温过程中以及低温环境中的损伤,需要在降温前对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添加冷冻保护剂,并在降温过程中,利用专业的计算机程序逐步缓慢降低温度,直至-90°C后才可以转入-196℃深低温液氮中进行长期冻存,从而保证干细胞的活性。同时,有闭路监控、液位监视、双电路供电、氧含量实时监控等24小时不间断监控系统严格监控,以保证脐带血存储环境的安全性。

截止2020年9月30日,四川脐血库与全国96家临床及采供血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提供了8900多人次的脐带血查询服务,累计出库 577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用于患者的治疗。

未来应用范围将会扩大

相关专家介绍,现阶段,世界范围内开展的脐带血相关临床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血液疾病领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注册的脐带血相关临床研究已达一千余项,涵盖脑瘫、自闭症、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脊髓损伤等常见疾病。

我国脐带血临床研究也在迅速推进。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统计显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脑瘫、肝硬化、缺血性脑病、遗传性皮肤病等非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有的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此外,脐带血中除了含有造血干细胞,还有能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细胞等多种细胞,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除疾病治疗,脐带血中保留了个人最原始的遗传信息,可用于遗传信息对比,进而进行精确诊断和治疗。(王星)

(来源:四川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