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8月31日讯 近年来,大邑县人民检察院转变理念,创新机制,狠抓队伍素能提升,造就了一支实战型、复合型的检察人才队伍,为推动大邑县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持和智力保障。
转变工作理念,凝聚检察队伍精神内核
着力凝心聚魂,提升队伍精神区位。大邑县地处成都市“偏远三圈层”,干警们思想长期受圈层思维、远郊意识、后发心理束缚。新一届院党组在全院持续深入开展“提升精神区位、争创一流业绩”大讨论,引导干警切实解放思想、转变理念,实现从“要我干工作”到“我要干工作、干好工作”的思想转变,全院干警精神得到极大振奋,士气空前高涨。
以党建带队建,淬炼队伍党性修养。打造“邑检阳光”机关党建品牌,建立“4+1”基层党组织格局,推动党支部“小而精”建设,进一步促进党建与业务密切融合。在全院开展党员“亮身份、践承诺、做表率、争先锋”活动,为检察服务立标杆、树榜样。建立“雪山暖阳”、“邑检阳光”两支党员志愿服务队,近三年来深入校园、社区开展法治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活动累计70余次,覆盖留守儿童8000余人次。
注重实战实训,提升检察队伍专业素能
优化班子结构,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司法责任制改革以来,领导干部带头办理疑难复杂案件,整体呈现“案件类型覆盖广、数量多”的态势。为补足“四大检察”业务短板,吸收一名年富力强、具有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专业能力和丰富办案经验的中层干部进入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形成搭配合理、优势互补的专业结构,达到了1+1>2的效果,更好地发挥了“龙头”作用。
狠抓素能培训,重点培养业务骨干。制定《大邑县人民检察院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以培育领军式、塔尖型人才为着力点,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吸收业务骨干和优秀干警,成立业务人才实训队。每周五下午2点到4点固定开展培训,聘请法律专家授课、培训队教练讲课、集体讨论、业务笔试、实战辩论,以赛代训提升素能。开办“检察官微讲堂”,构建学习培训、岗位练兵、人才培养三位一体新模式。
拓展合作交流,对标先进经验。就生态检察、公益诉讼、刑事法律监督、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等专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精准对标”,组织干警分批次到先进基层院进行考察学习。通过吸收先进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发展创新,公益诉讼、生态检察等多项业务工作均已走在全市前列。
完善管理机制,切实保障干警成长成才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制定检察官业绩考评实施细则,确立案件量化评价和任务量化评价相结合、平时考评与年度考评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对检察官办理案件和其他检察业务的质量、效率和效果进行考核评价。评价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以此作为检察官绩效奖金分配、评优奖励、等级升降、交流任职、退出员额等事项的重要依据。
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深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以实绩实干为导向,大胆选拔想干事、能干事的青年干警担任中层干部。建立“青年之星”评比制度。对在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创新创优项目中取得优秀成绩的,主动进行理论研究取得成效的、在各类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中获得理想成绩的,授予“年度青年之星”称号。在职级晋升、选拔使用上给予优秀青年干警以政策性倾斜,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为检察事业奋斗的决心。
近三年以来,该院先后有9个集体、16名个人获得省、市、县级表彰奖励。2019年,该院院被省人社厅、省检察院评为“四川省检察系统先进集体(2016-201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检察机关“基层院目标绩效考评先进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带动基层院建设全面提档升级。(邓林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