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28日讯 近日,崇州市人民医院运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为一例老年患者成功开展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有效预防了致死性的肺栓塞,患者已康复出院。该技术为崇州地区首例,填补了崇州市外周血管介入的空白。
7月11日,崇州市人民医院老年呼吸科收治一例不明原因出现单侧下肢肿胀、疼痛不适的高龄患者。经老年呼吸科主任孙林了解患者病情后,考虑到患者起病较急,加之卧床时间久,可能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经急诊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证实患者的确存在髂内静脉、髂总静脉多处血栓,堵塞了下肢的静脉回流。如果只是单侧下肢肿胀并不可怕,但是一旦血栓脱落,形成致死性的肺栓塞可能性极大。
患者病情危急,科室高度重视。孙林主任立即汇报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委员会,组织院内专家组进行多学科讨论(MDT),并启动四川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远程会诊迅速确定诊治方案,建议立即安置血管滤器、取栓、溶栓治疗。经过有效沟通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7月11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张矛主任医师的指导下,由崇州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负责人辛毅、心血管内科兼介入室主任高金全、血管外科医师吴瑶共同完成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目前康复出院。
据悉,下肢深浅静脉血栓会引发肺栓塞、出血等多种并发症,其中肺栓塞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致死率达70%。目前,临床上多采取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肺栓塞,滤网可拦截血液中较大的血栓,避免造成严重甚至致死的肺栓塞,具有并发症少、损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该手术的开展,充分显示了崇州市人民医院多学科通力合作,也体现了该院作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辛毅 安宁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