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23日讯 “梁主任,有一个4岁的小女孩误吞了1枚硬币,x光片显示有一个圆形不透光异物在胃内,你看能不能用消化内镜给小朋友取出来?”近日,三六三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梁红亮博士正在家里给孩子辅导作业,突然接到医院的电话,于是在安排好孩子后,立即戴上口罩赶去医院。与此同时,三六三医院内镜专职护士李杭娟和两位麻醉医生也接到了电话,匆匆赶向医院。
一场紧张争分夺秒的救治行动在夜幕中悄然展开。签署知情同意书、准备注射器、麻醉剂、异物网篮、圈套器、异物钳、胃镜……“小妹妹好勇敢,来,把这个药药喝下去”“哇,这么勇敢都喝了一半了,咱们再勇敢一次把它全喝完”平时说话直率的李杭娟温柔地哄着小女孩把表面麻醉剂喝了下去。
在大家觉得一切会很顺利的时候,一个意外在给小孩子打针时发生了。“我痛,我不要打针,我要下去!”当蘸有皮肤消毒液的棉签接触到小女孩的手时,小女孩发出了巨大的哭声,随即更是拼了命地挣扎,就在大家费劲九牛二虎之力都拿小女孩没办法的时候,李杭娟说:“来,我抱着她试试吧”。也许是感到了安全,小女孩没有之前那么哭闹,留置针顺利地安放好了,白色的麻醉药一点一点缓缓进入小女孩的静脉,慢慢的她睡着了。
做好准备工作后,梁红亮麻利地拿起胃镜轻轻地插入小女孩的口腔,进入食管、贲门、胃体、胃窦,胃里有不少小女孩吃进去的东西,却不见硬币。“在胃底,和食物混在一起了。”李杭娟护士说,只见一枚硬币“躺”在胃底,清晰可见。
梁红亮和李杭娟默契的配合,把异物网篮插入,在胃内张开,慢慢的伸到硬币旁准备将其套进网篮中。一次、两次均未成功,第三次,试着调整角度,慢慢将硬币全部放进了异物网篮的中间,屏住呼气,再次慢慢拉紧收回,硬币便服服帖帖的被异物网篮套牢。梁红亮用最轻的力气,缓缓地抽出胃镜,通过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生理狭窄,小心翼翼地抽出胃镜,将取出的硬币放在纱布上,大家一直紧绷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我再进去看一下,看看有没有黏膜划伤。”梁红亮用胃镜再次把食道、胃和十二指肠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没有黏膜损伤后,放心地结束了这次异物取出治疗。最后,梁红亮提醒表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对周围的一切事物产生好奇,愿意用手和嘴去探索世界,就有可能误吞异物。当吞下的异物进入消化道时,消化内镜可以安全、舒适、高效地取出硬币、游戏币、塑料片、耳坠、纽扣电池、图钉帽、钥匙环、围棋子、纽扣等异物。当家长发现孩子误吞异物,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不建议使用其他刺激呕吐方法,以防止造成二次伤害。(漆奇)
如何预防孩子误吞或误吸异物?
孩子玩具的选择:尽量不要给孩子玩体量比较小的玩具。另外在购买时也要查看一下玩具是否能够拆卸,容易拆卸和脱落的零件也有可能会导致孩子误吞。
药物不能随便放:家长要把一些药物品放置于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不然会让一些好奇的宝宝误吞。
避免食用容易误吞的食物:果冻及干果类的食品可能会造成窒息,建议家长尽量不要给3岁以内的孩子吃此类的食物。大年龄段的孩子进食干果类食物时,也应避免说笑,以防误吞入消化道或误吸入气道。
管理收纳好生活小用品:如硬币、螺丝、螺母、电池、钉子、针、纽扣等,不能让孩子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