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10日讯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我希望发挥中医的优势,让老百姓少花钱,看好病。”这是唐武医生的口头禅。唐武来自中医世家,从小就耳濡目染,受祖国医学的熏陶,年幼时便打定主意,要向父辈们一样去济世救人。于是长大后,他毫不犹豫的报考了成都中医药大学,攻读中医专业,因为对中医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热爱,他大学期间勤学苦练,刻苦钻研,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随后,他回到了家乡濛阳镇,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工作,一干就是四十年,期间因为业务能力突出,他先后担任过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门诊部主任,他将自己的一身都奉献给了自己钟爱的中医事业和广大的患者。
作为一名中医师,“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大医精诚》医训已经深深刻进了他的心,为了缓解患者的病痛,他虽已年近花甲,仍然坚持年轻时养成的每天阅读中医药文献的习惯;为了不让患者白跑一趟,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不论严寒还是酷暑,一年365天,每天他都出现在医院;为了不让排队就诊的患者等待太久,他也要求自己每天提前半个小时上班,几十年如一日,从不懈怠。
唐武擅长利用中医辨证施治,诊疗各种疑难疾病,对内科、儿科、妇科等各科杂病,运用中医中药往往取得独特的疗效,经唐武医生门诊调治而摆脱疾病痛苦的患者不计其数。2017年6月,一名姓肖的病人因为反复臀部疼痛伴下肢麻木来医院就诊,之前这名患者四处求医未果,他听说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有一个唐医生专治疑难杂症,于是慕名前来。唐武接诊到这个患者后,详细询问了患者的症状,全面了解患者饮食起居等细节,通过望、闻、问、切,辨证施治,给患者制定了用中药配合艾灸进行治疗的方案实施治疗。他还经常上门随访,了解恢复情况,每次都要详细给患者讲解治疗中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最终,经过2个多月的治疗,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患者感激地送来锦旗“华佗在世,治我顽疾”。
因为医院地处基层,前来就医的老百姓大部分经济都不算宽裕,唐武总是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你先去验个血,出了结果我们再看怎么办,没必要现在做CT多花钱”“你这个病吃药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住院”,他不仅想方设法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而且还经常为一些没有钱取药的特困患者慷慨解囊。记得2005年,唐武上急诊时,半夜里来了一个不省人事的病人,送他来的人说是因为生意亏了喝了农药。唐武马上和护士二话没说,立即组织抢救,给他洗胃、输液,一直忙到了凌晨四点多钟,总算把病人救了过来。当唐武把抢救费和住院缴费单拿给家属时,清醒了的病人强烈要求回家。唐武真切的对病人说:“不要考虑钱的问题,生意亏了可以重新做起来,钱没了也可以再挣回来,很多绝症患者都想好好活着,你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啊!没钱,我先帮你把医疗费垫上,等你以后挣到钱了再还给我。”病人感动的热泪盈眶:“唐老师,你的大恩大德我这辈子都不会忘。”正是有了唐武的鼓励和帮助,病人才恢复信心,配合治疗顺利康复出院。
唐武凭着对中医药事业的挚爱和坚守,带着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拥有了悬壶济世救苍生,妙手回春解顽疾的医德仁术,成功地在患者心中印制了一张特殊的中医名片,现在的他已经是濛阳地区的知名中医。在濛阳街头,只要有他参加的义诊,老百姓总是排起长龙等候;在院内,他的诊室也是门庭若市。每天天微亮,病人们就开始排队等待,等他匆匆赶到诊室,一坐下来开始接诊就会一直忙到午后1至2点,经常吃不上午饭,连中途解便都要小跑,而他却乐此不疲,每天接诊第一个病人到最后一个病人,都是神采奕奕、精神饱满。谈起以后的打算,他说“我年龄大了,患了高血压多年,每天坚持坐门诊已经觉得有些疲惫。我虽然不是什么专家、教授,但是从医近40年,也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我想把这些经验毫无保留的传给年轻的医生们,让他们有所提高,少走些弯路,也算是我为中医事业的发展所尽绵薄之力吧!”
“药物辨真伪,方书通古今。有时能起虢,一剂值千金”,唐武医生怀揣着他悬壶济世的信仰,从弱冠走到花甲,造福了一方百姓,今后他又想以春风化雨的情怀,把自己宝贵的经验传承给年轻医生,他无愧于患者的期望和后辈的敬仰!(吴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