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9日讯(锁千程)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展伊始,带有“修复”、“更新”等光环的干细胞技术就备受人们关注。在3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表示,干细胞可以有效降低新冠病毒在患者体内引发的剧烈炎症反应,减少肺损伤、改善肺功能,对肺部进行保护和修复,对减轻患者的肺纤维化具有积极作用。那么,干细胞是什么,为什么能治疗新冠肺炎呢?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四川省干细胞库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高级研究员杨超博士。
免疫系统过度激活 造成患者缺氧
“在本次疫情中,细胞因子风暴是引起众多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杨超博士表示,“细胞因子风暴是由感染、药物或某些疾病引起的免疫系统过度激活,一旦发生可迅速引起单器官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威胁患者的生命。”
据了解,感染人体后,新冠病毒可通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进入人体细胞,正因为如此,表达ACE2又直接接触外界的肺上皮组织成为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入侵对象。肺部免疫细胞过度活化,产生大量细胞因子,通过正反馈循环的机制形成细胞因子风暴。
“新冠肺炎病毒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严重破坏了肺的换气功能,导致患者缺氧死亡,这也就是为何各国都在抢购呼吸机的原因,”杨超博士解释道,“大量的免疫细胞和组织液聚集在肺部,会阻塞肺泡与毛细血管间的气体交换,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旦形成细胞因子风暴,免疫系统在杀死病毒的同时,也会杀死大量肺的正常细胞,严重破坏肺的换气功能,在肺部CT上表现为大片白色,即“白肺”,导致患者呼吸衰竭,直至缺氧死亡。
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功能派上用场
“现有的研究已证实,间充质干细胞能抑制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并对对异常或剧烈的免疫反应的主要呈递和炎性效应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促进抗炎的调节性T细胞分化和增殖,协同间充质干细胞降低炎症反应。”据杨超介绍。除此之外,间充质干细胞主要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及释放大量含有微小RNA的外泌体、微囊泡改善肺部细胞微环境、保护并修复细胞、抗纤维化、促进新生血管发生,更好地发挥治疗肺损伤的作用。另外,干细胞固有表达的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可保护干细胞免受病毒感染。
在缺乏特效治疗方案的背景下,间充质干细胞因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调节功能,并能降低肺部纤维化水平、增强组织损伤修复被应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多项临床试验证实,间充质干细胞在新冠肺炎尤其是治疗重症患者具有成效。
据了解,1968年,德国科学家Frieden Stein和他的同事在骨髓中发现了间充质干细胞,这种干细胞不仅可在体外培养扩增,还能在特定条件下分化为包括神经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在内的多组织系统的细胞,在造血、免疫炎症反应、血管新生等人体重要功能中起重要调节作用。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热度不断攀升,据统计,1990年至2019年,Pubmed上检索到的与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文献累计超过55000篇。
(图片由四川省干细胞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