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20日讯 在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匆匆的身影,他来往穿梭于门诊和住院部,每天不知疲倦地出诊查房,沉着淡定地面对着前来就诊的病人,这是他的工作常态,而病人道别时那声发自肺腑的“谢谢”是他工作的不竭动力,他就是内科主任曹子林。
今年初春,原本祥和的春节气氛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曹子林刚值完除夕夜班,就接到通知“取消休假,初二全体医护人员上班”。内科作为医院的龙头科室,罹患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占到住院病人一半以上,每天和这些咳嗽发烧的病人打交道,说不定这些住院病人里面就潜伏着被感染的新冠病人,曹子林感到责任重大,压力倍增,一旦内科失守,内科医护人员可能被感染,危及健康乃至生命,更严重整个医院可能都会沦陷。
曹子林每天利用朝会对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进行科内二次培训,下午对内科所有医生逐个抽问,“疑似病人的诊断标准是什么?”“三问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是三防?”……只有对标准烂熟于心才能有效防控。针对每个医生的回答不足的或者理解有偏差的,曹子林立刻指出纠正,因为他知道,熟悉标准和加强防护是防控的关键环节。
初二中午,刚刚到家还没有吃完午饭,曹子林就接到急诊科的电话,他立刻放下碗筷,急忙赶回医院。一个从武汉返蓉的小伙子出现低热、咳嗽、胸部CT可见到小片磨玻璃影。这是医院遇到的第一个来自武汉的病人,大家都非常紧张,曹子林和发热门诊的同事们一起严格按照防护级别标准做好自我防护,然后认真仔细采集病史,追问流行病学史,再次阅片,安排采血排除流感,等待结果反馈给彭州市的会诊专家组,最后决定将病人收入发热门诊隔离留观。
从大年初二开始,陆续有从湖北返回的群众,如果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和CT异常,曹子林都会收到发热门诊的会诊电话,而他也总是随叫随到,毫无怨言,一起和发热门诊的医生把好第一道关,仔细甄别着可能出现的被感染新冠病人。
1月28日,初四,医院组织全院党员干部开展了请战行动,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义无反顾,阻击疫情。曹子林在请战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2月中旬,成都市发起了弛援武汉行动,内科专业对口,责无旁贷,曹子林作为科主任带头报名,身先士卒。
随着疫情渐趋平缓,各行各业开始复工复产,医院工作也开始逐步恢复常态。但关键时刻决不能懈怠,曹子林和护士长一道全力落实院感防控要求,在院感科的指导下,梳理平时执行不力的薄弱环节:对病房快速手消液配备不够、医生看病时一人一用一消毒执行不严、病人习惯“围堆”看病等问题立即整改,严格执行病区的消毒工作,杜绝交叉感染的发生。冬春季节呼吸道疾病高发,其中不乏间质性肺炎的病人,尽管经过发热门诊初筛,最大限度排除了感染新冠的可能,但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日前,一位来自三界镇的大爷出现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症状,胸部CT呈现多发磨玻璃影,经了解其孙女途经武汉回家,一同生活,居家隔离刚过十四天,并无任何不适。听到主管医师汇报,考虑到有报道潜伏期有长达二十多天的,万一其孙女为无症状感染者呢?曹子林立即查房,制定检查和治疗方案,建议收到隔离病房,进一步完善相关筛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第二天、第三天,患者体温降至正常,气紧好转。
曹子林和同事们每天都经历这样的事情,由于没有条件直接做新冠肺炎的试剂排查,只能小心谨慎地处理每一个病人,科室同时把间质性肺炎的病人作为重点管理对象,每天晨会通报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群策群力,精心施治。
在疫情防控曙光初现的时候,病区管理仍然不容忽视。曹子林和全科同志一起认真贯彻医院部署,在内科病区入口建立卡点,对出入病区的病人、家属以及探视人员坚持测量体温,作好登记,同时严格执行病区陪护制度,发放陪护证,做好一人一陪护,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动,监督出入病区人员戴好口罩等。曹子林同时也非常关心内科医务人员的身体状况,要求大家决不能疲劳作战,他和高年资医生一起参与值夜班,让大家都尽量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强健的体魄应对各种挑战。
“黄鹤楼前千帆过,樱花丛中万人闹”,春阳暖,江山笑,云开雾散的日子即将到来,曹子林将和他的同事们一起继续征战在救死扶伤的战场上,全力践行医学的初心和使命!(吴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