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2月3日讯(记者 漆奇)2月2日晚19点半,四川省第二届“天府院坝春晚”在四川省歌舞大剧院启幕。据悉,“天府院坝春晚”作为普通群众参与主打的节目,自去年成功举办后,受到了省市文化部门及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今年再次举办更是受到了强烈关注,并已成为有地域特色的靓丽群众文化名片,其选拔过程是一个全民参与、艺术普及的过程,整合形成了“政府搭台、群众唱戏、专业指导、企业助力、媒体支持、群众受益”的良好局面。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系列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中华文明 发展天府文化”,积极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进一步丰富市民文化生活,让基层老百姓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中来,提升“全民文化艺术普及”。
据介绍,2018年9月,第二届春晚在成都市成华区正式启动。历时5个月,历经成华、金牛、郫都、锦江、高新、邛崃、武侯七个篇章70余场海选的选拔,1100余支群众文化团队参加,118场演出,20万群众参与。有百家线上线下媒体、自媒体进行报道,浏览量超百万人次。
本次春晚节目以群众自编、自导、自演、自评为基本原则,参选节目通过报名、分区海选、节目三审、整体联排、带装彩排等流程。省歌专业骨干叶飞担任总导演、李冬皓担任执行导演,最终给大家呈现出完美的“视听盛宴”。节目雅俗共赏,老少皆宜。既有专业团队友情参演,也有艺术爱好者的倾情展示。可以说是民族与现代互相辉映,业余与专业同台欢庆。春晚舞台上,最大的80岁,最小的5岁,平均年龄近50岁。他们是群众文化舞台的奔跑者、追梦人!
其中,四川天籁艺术团是很有特色的团队。他们致力于高雅艺术的建设,传承经典,拥有高素质的艺术专业人才和创编力量。开场舞蹈《盛世欢歌》场面宏大、气势恢宏,一下抓住现场观众的眼球。一曲《回家》感染了许多观众,情不自禁流下思乡的热泪。原生态的《若红特》取自于羌族最古老的释比文化,祭拜山神、天神、水神、火神,这是人与自然的对话,也是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之心!歌伴舞《最美中华》的演员们用深情的歌声、优美的舞姿抒发对美丽祖国的热爱之情。还有形式多样的走秀、小品、相声、合唱等节目。整台演出内容丰富多彩,节目精彩纷呈。台上的演员倾情演绎,台下的观众热情洋溢,台上台下连成一片,汇聚而成群众文化的快乐海洋。
组委会负责人表示,“天府院坝春晚”坚持“群众自己编,自己演;演本色,演自己”,是群众的贴心舞台、知心舞台!希望更多的专业团队、志愿者聚焦这一舞台,把院坝春晚作为全民艺术普及主阵地。强化辅导培训提升,满足群众文化提档升级的文化新需求。
据悉,组委会将进一步“引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新热点:一、二仙桥、战旗村及平乐系列活动。在省歌专业指导下,联合规划二仙桥、战旗村闹元宵,平乐21场巡演,满足基层老百姓欢天喜地过大年的需求。二、打造天府院坝大本营。院坝专委会已与二仙桥街道携手,共同致力于将天府院坝大本营(二仙桥综合文体中心)打造为全国群众文化第一品牌,真正推动全民艺术普及、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天府文化发展、助力“文旅成华”实现。
(图片由组委会提供)